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天台老板回乡发展新型农业

和我一起创业,约吗?

  本报天台9月27日电

  记者 包敦远 县委报道组 徐平

  金秋时节,我们走进天台县现代农业园区,碰到一位名叫罗小统的回乡创业者。他最近遇到的难题是,找不到高素质的农产品创新型人才。

  用经营的理念耕作

  一根废弃的葡萄枝有多少价值?很多人说一文不值,罗小统却把一根废弃的葡萄枝培育成幼苗,再移栽至花盆进行精心修剪,最后变成美丽的盆景高价售出。

  “使它增值的最关键因素不是简单加工,而是经营理念和审美理念。”罗小统说,他希望能通过本报寻觅到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来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

  这之前,罗小统当过兵、在上海卖过海鲜、在广东做过工艺品。 2011年,天台县现代农业园区招聘,罗小统回到天台老家,创办因果修缘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专做健康产业。

  一开始,很多人劝他,农业投入大、风险大、产出慢。但罗小统经过一番调研发现,在投资节奏、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等诸多环节中,只要有好的经营理念,很多农业项目都有不小可开拓的空间。“这说明农业项目急需投资、管理,以及创新等各方面的人才。”

  想明白了这些,罗小统做事便有了底气。他聘请投资顾问,根据果树投资产出的规律,把资金分三年,按四三三的比例投入,保证资金不会出现断档;组建不同产品的管理团队,根据土地资源利用的计划,把土地分三块,按三三三的品种分配,保证风险不会集中爆发;培训技术骨干,根据果子成熟上市的节奏,把大棚分三层,按一二三的层数覆盖,保证果子不会扎堆上市。

  “控制好这三点,我觉得创业就不会有大问题,然后再考虑怎么提高产出。”罗小统说,果树幼苗期套种了玉米和油菜,这两茬的收入已经比较可观,因为合作社种植的都是富硒产品。

  在葡萄园里,记者还看到成群的鸡鸭。罗小统解释说,已经挂果的果园里不能套种,但可以套养,产出的鸡鸭不仅吃虫子,还吃富硒产品,销售的价格当然不菲。

  不过,无论是套种还是套养,都需要技术人才。“如果技术不过关,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是两败俱伤。”罗小统说。

  用美学的理念经营

  说到创业人才,罗小统又把话题引向了儿时。“童年的记忆中,家乡的天是蓝的,山清水秀,光着脚丫子在田野里嬉笑打闹。”罗小统坦言,回老家种田其实种的就是一种乡情,心里揣着家乡,才有心思静下来创业。

  在农村大量缺乏农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下,罗小统建立了一个回乡创业者团队,把大家团结起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帮助有困难的创业者。

  倪寿强就是罗小统聘请的富硒农产品技术指导员。2013年,回乡创业的倪寿强因为自家的富硒大米价格过高,严重滞销。是罗小统的团队齐心协力帮助他渡过难关。如今,倪寿强种植了几十亩富硒紫红米。他告诉记者:“其实我自己的事情已经够忙了,但罗小统需要帮忙,我义不容辞。”

  要把家乡建设好,就要通过技术创新生产健康的产品。因果修缘合作社生产的都是富硒产品。罗小统说:“我们把葡萄送到国家权威机构监测,所有农残指标均为零,工作人员怀疑我们送去的产品可能作假,过来抽检,结果20多项指标依然全部为零。”

  要让家乡更美丽,就要通过产品创新培育出既好看又好吃的产品。罗小统带我们来到一棵套种在果园里的桃树苗前,指着今年刚发出的三根新枝条说,第一根嫁接了水蜜桃,第二根嫁接了黄桃,第三根嫁接了南瓜桃。第三年桃花盛开的时候,移栽到花盆中,就可以卖个好价钱。

  不过,这不仅需要栽培技术,还需要美学修养,才能把一棵棵盆栽果树塑造成各种养眼的造型,放在家门口,好看又好吃。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将来会有更多类似这样的精致产品。而生产精致产品的人才,在农村属于稀缺资源。”罗小统说,这个不是在农田里一时半会儿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农林专科的高材生回乡来实现。

  谈到未来的方向,罗小统对农业物联网特别感兴趣。他说,这是个新鲜事物,必须找到对口的物联网管理人员,尽早尽快研发智能农业项目。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和我一起创业,约吗? 2015-09-28 浙江日报2015-09-2800006 2 2015年09月2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