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戏剧节、西溪艺术节,本周多部先锋实验剧上演
杭州:小剧场好戏连台
见习记者 董小易
文艺、清新、时尚,已经成为杭州这座城市愈发鲜明的一个印记。
在幽静的西溪天堂的一隅,一个小剧场刚刚竣工。这个被称为西溪天堂艺术中心的小剧场,9月24日刚刚迎来西溪国际艺术节。这个小剧场,又将为杭州的文艺氛围增添生机。
西溪国际艺术节只是一个开始。呼应着水乡乌镇即将举行的戏剧节,9月起,杭州迎来了戏剧市场的“井喷”。除了前者带来的9台大戏以外,本周正在举办的杭州国际戏剧节也有11部先锋实验剧登台。其中大多数剧目,都是首次来杭,都在杭州的小剧场内上演。
在北京、上海已经被谈论了不止十年的小剧场文化,是否就要在杭州萌芽、生长了呢?
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小剧场文化,杭州剧迷渴望了许多年。
木马剧场开始盈利
尽管通常来说,300座以下的都可以算作小剧场,但小剧场的本义精髓不在于小,而在于创新、实验与多元化。由于规模小,小剧场天然就不以卖座和盈利作为要义。作为文化中最小众的先锋实验分支,小剧场文化的发展也成为了衡量城市文化多元性的标志之一。
杭州拥有真正意义上自己的小剧场,还要从2013年木马剧场成立说起。这家民营小剧场发端于北京,植根于杭州,成立之初的第一场戏就带来了新锐戏剧《北京的腔调》,让不少杭州文青眼前为之一亮。
2014年,北京木马剧场由于担负不起北京CBD的高额房租,宣告倒闭。而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杭州木马剧场,在经历了整整两年多的亏损期后,终于从今年开始逐渐盈利,也积累了1000多位会员,他们都是杭州最文艺的一群年轻人。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运作了4年的杭州国际戏剧节上。承办方杭州演出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经过4年的市场培育,杭州国际戏剧节拥有了一大批忠实拥趸。尽管每年引进的剧目都十分实验和先锋,但戏剧节的上座率都能保持在七成左右。
这一次,已经数度来杭的“爱丁堡前沿剧展”,也与西溪国际艺术节合作,把肢体剧《安德鲁与多莉尼》、芭蕾舞剧《虎生》、多媒体形体剧《反转地心引力》搬到了杭州。《安德鲁与多莉尼》已经三度来杭,这几年累积的口碑,让它在开票头几天就被抢空了前排座位。
不再只认大导演大制作
早几年的杭州市场还不是这样。
“爱丁堡前沿剧展”的操刀者、曾制作了《切·格瓦拉》、《恋爱的犀牛》的知名制作人袁鸿,2012年第一次把《安德鲁与多莉尼》带到杭州,就碰了个大钉子。
这部在北京、上海连演6场、口碑爆棚的作品,在杭州的票房只能用“冷淡”来形容,为了不让演员演给空地看,袁鸿只好在武林路群艺小剧场门口发起了传单。最后万不得已,袁鸿只能掏出“汤唯”这张明星牌来打响票房。那一年,汤唯自掏腰包,买了六十多张戏票,请亲戚朋友看这部戏。
“早些年的杭州观众,只爱看名导演、大制作、明星阵容。所以,作为演出公司,为了考虑到盈利,所选的演出项目就不得不往这个方向上靠。”业内人士也指出了相同的问题。为了保证盈利,演出公司都是一手做着名导演的大项目盈利,另一手做着戏剧节这样不盈利的项目来培育市场。
这位业内人士还透露,现在杭州观众不再只认明星、名导,开始比较偏爱爆笑喜剧。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已经在群艺小剧场上演了6轮之多,仅去年一年就上演了100多场,但杭州观众似乎依然没有看够。
今年7月,融合了绘画、舞蹈、音乐的韩国无声喜剧《涂鸦秀Hero》在群艺小剧场连演了30场,上座率很不错;9月初开始,引进自韩国、经本土改编的爆笑喜剧《骗子》在木马剧场上演,预计连演50场,从这两周的表现看,这部喜剧几乎每一场都排长队、爆满,这让该剧的中国制作人李怀珠直呼“是个奇迹”。
戏剧迷“十三”认为,观众对喜剧的偏好,似乎影响了木马剧场在选剧上的口味。他回忆,木马剧场刚开始引进的剧目多数比较新锐,除《北京的腔调》外,还有《建家小业》、《非常悬疑》;现在搞笑的剧目则相对占据了主流,因为“观众爱看”。
仅仅依靠先锋、实验剧,也许还不足以在杭州存活,先找到生存的空间,才能来谈文化建设。木马剧场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也在探索着小剧场的一些可能性。落地杭州这几年,木马也开始讨论美食、哲学、旅行、音乐这些多元的文化方式。
新老小剧场扩容升级
曾经让袁鸿有点尴尬的群艺小剧场,正在焕发全新的面貌。
为了满足演出方和观众对场地越来越高的要求,群艺小剧场今年6月完成了翻修,从舞台台面到音响、吊杆等设施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总共花费了80多万元。座位减少了100多个,新的椅子更大也更舒服了。
浙江话剧团也在筹建着自己的小剧场。市场部负责人周阿勇介绍:“今后我们会在浙江话剧艺术剧院楼上开辟出一块场地,大约有200多个座位,主打的是我们浙江话剧团自己做的本土话剧。今后一大一小两个剧场呼应演出,将会繁荣杭州话剧市场,展示更多本土话剧。”
因为场地和团队都是自己的,成本更低了,经营上的压力也随之减小,戏剧的可能性便增加了。“一场话剧可以连演十几二十场,就像北京人艺、国话的小剧场一样。”
就在本月9日,由浙江话剧团排演的《凤凰》和《谁主沉浮》,都获得了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团里今年编排的优质话剧还有很多,周阿勇希望通过小剧场密集的演出,这些优质剧目有机会被更多观众看到,也能积累口碑、锻炼演职人员,“就像1999年青艺小剧场里《恋爱的犀牛》一样。”
周阿勇还希望,就像在北京、上海那样,本土话剧能够拥有一批更稳定的观众:“以后我们小剧场每周都会有固定的演出时间,大家来了就有演出看。未来,大家能像习惯于走进电影院一样,走进小剧场来看浙江本土话剧。”
本土人才依然缺失
在周阿勇的希冀背后,是许多业内人士对于杭州本土话剧氛围的一丝焦虑、一丝期待。
不像越剧、黄梅戏在浙江有着坚实的基础,作为“舶来品”,戏剧来到中国不过几十年,杭州的起步比起北京、上海又更是要晚得多。自2006、2007年起,才开始有大量小剧场作品涌入。
早在几年以前,孟京辉、赖声川就已经把工作室设立在了杭州,孟京辉甚至打算深耕杭州本土小剧场文化。
但回头望一望,去年、今年在杭州大获成功的小剧场喜剧,《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制作班底来自北京;《涂鸦秀Hero》则来自韩国。爆笑喜剧《骗子》则是在韩国17年上演过2万场的国民喜剧,落地中国后进行本土化改编的。
这其中,鲜见本土制造的身影,更别提原创。《骗子》的落地制作班底,“李怀珠戏剧工作室”,是上述戏剧里唯一一抹本土亮色:不少演职人员来自浙江本土。
坚持做独立戏剧整整7年,李怀珠觉得在杭州做原创戏剧依然举步维艰。“缺人才”,也“缺氛围”:“杭州观众不大吃‘本土戏剧’这一套,比较信奉北京、上海的成熟作品。没有观众,戏剧的资金就难以回笼,编剧的收入就很低。相比影视剧,戏剧的文本是很难创作的,但写一个戏剧,编剧的收入就只有三五千甚至没有,就没有人愿意干这个。所以我要找到一个编剧来写,很难,全杭州都没有几个。高等院校毕业的人才,要么自己玩自己的,要么一毕业就往北京、上海跑,那边氛围也好、收入高。”
不过,李怀珠还是能够感到这几年杭州的戏剧氛围在上升状态。他认为从业者应该要有信心:“科班出生的人,首先得坚持做优质原创剧目,进而感染和影响更多人,提升杭州观众对本土话剧的信心。尤其是创作者,要不断出好的作品,因为最后都是靠作品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