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在场”的乐趣
见习记者 董小易
我们为什么要走入小剧场,去感受“在场”的乐趣?
上个周末(9月19日),杭州国际戏剧节在群艺小剧场开幕,并将持续到30日。由两位瑞士艺术家带来的实验剧《舞台上的假期》作为开幕话剧,第一次来到了杭州观众面前。
戏里,中国男演员穿着超人装扮跳着奇怪的舞蹈,两位瑞典演员不断讨论着哲学、文学、艺术。尽管有大量意味不明的引经据典、晦涩的暗喻,但观众依然被轻松的肢体语言和演员大胆奔放的互动表现给逗乐了。
互动性、先锋性、实验性,自由自在,充满无限可能,一直是小剧场话剧的魅力所在,也是杭州国际戏剧节的魅力所在。
今年,杭州国际戏剧节推出“特邀单元”,除了孟京辉推介的国际先锋剧目外,也纳入不少杭州本土戏剧力量。比如,浙江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音洁导演的诗剧《罗曼·冯·恩琴》、《韩非与李斯》,“李怀珠戏剧工作室”制作的话剧《去年冬天》。
三把椅子、两张桌子,再搭配一些简单的道具,《罗曼·冯·恩琴》的现场就这样搭建起来了。演员王炜拿着大烟斗,模样颓废地说着富有诗意的台词,坐在第一排,可以清楚地看到烟圈从烟斗里袅袅上升。虽然台词抽象,但别具美感。
“现场感”,王音洁希望给大家带来的是这样一种东西:“剧场就应该是自由的,如果我们只是很假地再现一遍爱恨情仇,就不自由了。我想把‘再现’,变成一种‘在场’,使观众不觉得演员是演出来给他看的,而是他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观众会有生理上的感应,表演是可以被触摸的,甚至会一头直接扑到观众身上来的东西。”
很难想象的是,在一个月之前,王炜还只是一个完全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学者、诗人。他在写作《罗曼·冯·恩琴》时没有想到,诗歌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被搬上舞台。
不仅仅是王炜,《罗曼·冯·恩琴》的演出班底都是如此。有纪录片作者、青年导演、学生,就是没有职业戏剧演员。
正是小剧场,为这些非职业的戏剧爱好者走上舞台提供了可能性。作为大剧场的补充,小剧场的存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远在时差12个小时的美国东海岸纽约,百老汇源源不断地为西海岸的好莱坞提供戏剧人才、内容与技法上的创新,支撑起了强大的美国大众文化。这背后,是纽约上千家形形色色的剧院,他们开支低廉,让年轻戏剧人可以抛开顾虑,自由创作。
杭州戏剧市场的繁荣与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小剧场文化的支撑。李怀珠觉得小剧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剧场门槛高,流程复杂;小剧场成本可控,操作简单。正经的小剧场,就是个玩实验、玩创意的场合,对观众审美的培养、观众群体的细分都很有帮助。”
而王音洁则希望,戏剧节在引进国际优质剧目的同时,能够将目光更多地给予本土原创势力:“戏剧节最重要的,是参与到本地文化生态构建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