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8000年前的骨笛、2600多年前的铜鼎

26件国宝文物亮相杭城

  本报杭州9月23日讯 (记者 刘慧 实习生 胡洪丹) 由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展”和“恐龙蛋·诞恐龙”展览,23日在浙江自然博物馆开幕。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以中原出土的动物造型器物为主,辅以现代动物标本,相映成趣。

  动物映像展览,有从河南博物院的众多收藏中遴选出与动物有关的132件(组)古代青铜、陶瓷、玉石、珐琅、象牙、丝织和砖瓦等文物,其中“王子午”铜鼎、兽面纹铜瓿、龙虎纹镂空仪仗戈等26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与浙江自然博物馆精选出的动物标本共同展出,旨在以自然的视角解读人文,以人文的视角认知自然,从人与动物的对视中感知生命的不息。

  这件“王子午”鼎属于楚庄王的儿子,楚康王时的大臣子庚所有。他所任官职是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故此鼎又称令尹子庚鼎。

  同样形状而大小相次的鼎,在王子午的墓葬中共出土了七件。根据鼎内刻着的鸟篆体铭文,说明这种形状的鼎是升鼎,即将镬鼎中煮好的牲肉取出放入此鼎来调和保温。

  河南博物院讲解员说,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

  讲解员介绍,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无数动物与人类相伴。人们在驯化、饲养及长期观察动物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动物的认识,并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动物。而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就出现了许多动物的身影。这次展出的“王子午”铜鼎,器表铸有浮雕的夔龙,器腹周围攀附六条龙形怪兽。

  本次展出的还有一件新石器时代贾湖遗址发现的骨笛,距今约8000年前,此笛是以鹤类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从骨管上所留的等分刻符可知,在钻孔前经过了认真的计算。经测试,它能吹奏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这说明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时期,我们的先民就已经能够利用自然界的动物制作乐器,演奏和欣赏优美动听的管吹音乐了。

  在展览现场,观众还充分领略了古代中原地区的风貌。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古代中原地区气候温润,曾存在大量野生动物。但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一些动物逐渐减少或灭绝。但是一件件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却有力地证明了这些飞禽、走兽、虫鱼确实在中原地区生活过。比如大象,《吕氏春秋》记载商族人曾经利用驯服的大象作战。在安阳等处商代遗址中发现有象的遗骨,妇好墓中还出土了精美的象牙杯。本次展出的一幅甲骨摹本,经专家研究,其大意应该是:“王在癸巳日在东郊打猎,获得一象。”

  有着森林之王之称的虎,历来都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在我国,虎的形象随处可见,殷墟甲骨文中就有虎字,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的凭证“虎符”为虎形令牌。本次展览中有一件是商代的陶虎,造型古朴写意;还有春秋时期的虎形玉佩,造型既写实,又有一定的艺术夸张。

  专家在现场介绍,古代虎符由左右两半组成,各自的铭文完全相同,其右半由中央保存,左半则发给统领军队的将领。调动军队时,由君主或皇帝派出的使臣将符相合,方能调兵。战国时,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虎符的作用。

  尽管在我国有史以来并没有野生狮子出没过,但这却不影响狮子的形象出现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品及建筑上。一件蹲姿青铜狮就是北朝时期的艺术精品,到了明清时期许多瓷器上也绘有狮子形象,而官府、民宅门口也几乎都安放一对石狮子来镇宅。狮子其实是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佛教文化的传入,由西域引进的。

  浙江自然博物馆馆长严洪明表示,浙江自然博物馆与河南博物院的这次跨界交流展,是“自然”与“人文”的碰撞交融,是“远古”与“当下”的对话,是“生态”与“文明”的回归。本次展览用讲述故事的形式去探索文物背后的科学,感知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体验。

  此外,同时开展的“恐龙蛋·诞恐龙”,以中国出土的恐龙蛋、蛋窝、胚胎等精美化石,展示了恐龙生活的另一面,这也是世界首个系统性介绍恐龙蛋的主题展示。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26件国宝文物亮相杭城 2015-09-24 4019950 2 2015年09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