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7版:政治纵深

从“求批评”
看干部担当

  如果你是地方官员,面对媒体批评报道,是坦然以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还是百般阻挠,竭力封堵、推脱?如今,领导干部的媒体素养,已成为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最近,四川省纪委书记“求批评”的坦诚,引来公众和媒体的众多点赞。“我到四川4个月了,感觉媒体还不够开放。因为4个月了,批评报道一篇也没见到。”据媒体报道,新任四川省纪委书记王雁飞主动提出与媒体见面恳谈,并欢迎媒体加强舆论监督,“包括针对我们的队伍,搞一些批评报道,没有问题。”这位纪委书记面对媒体的坦诚显得尤为可贵。

  近年来,有的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监督或避而远之,或失态失言,或雷语频现。“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这个事我不再说太细”,“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我拉屎要不要通知你”……这些雷人之语都曾引起舆论哗然。从表面上看,这些官员针对的只是几家媒体的采访报道,但折射出的是他们缺乏对社会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尊重。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期,群众的诉求多样化,矛盾更加凸显,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再正常不过。而媒体监督,正是公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途径,也是回应舆论、消除质疑的有力武器。正如王雁飞所说,媒体“坐南朝北,站在政府立场考察民意;坐北朝南,站在百姓立场监督政府”,“批评报道有利于我们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主旋律”。

  试想,如果官员们都能认识到媒体监督的这一意义,大可放开胸怀坦然接受批评、改进工作,就不会感觉不舒服。所以,官员是否有媒体素养,说到底,还是心中“有没有责”、“有没有民”的问题。

  当了多年政府新闻发言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曾直言:要让官员会说话、善说话,思想的转变是根本,只有从内心有对法律、对群众的敬畏,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在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还真得好好补上这一课。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 00017 从“求批评”
看干部担当
2015-09-24 4019335 2 2015年09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