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风唤不回
——也说李嘉诚撤资
刘雪松
“别让李嘉诚跑了”掀起了一场奇葩的舆论风波。
作为多年的亚洲首富,李嘉诚的投资取舍,牵动着世人的目光。“别让李嘉诚跑了”之所以能够引发舆论的关注,不只是因为李嘉诚的撤资,挑动了一部分人埋怨“过桥拆板”的非理性的“爱国”情愫,更因正逢“中国经济崩溃论”观点甚嚣尘上之时,这让许多人联想到了传说中的“李氏定律”和“投资风向标”神话,对中国的投资环境产生了动摇与疑惑。
法治社会、市场经济,商人的投资活动基于市场的选择,无可厚非。这是“在商言商”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法律和市场经济的属性赋予李嘉诚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李嘉诚大举投资内地市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产业不断壮大,发挥了“带头大哥”的投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他热心内地公益慈善事业,体现了回报桑梓的拳拳之心。这个意义来说,李嘉诚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过剩经济取代短缺经济,中低端产能逐步饱和,市场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投资风险也在加大。如何规避风险、寻找合适商机,这已经不是李嘉诚一个人在思考的问题,而是摆在国内国际投资者面前的现实课题。李嘉诚既不是从中国内地撤资的第一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舆论用不着大惊小怪。
需要高度重视而且反复申明的是,面对李嘉诚们的撤资,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力不能动摇。这就是,要主动适应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期、增长动力转换期的各种阵痛,把握好我国发展仍然处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看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与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更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韧性与回旋余地,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面对李嘉诚们的撤资,我们深化改革的信念不能动摇。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中国经济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当成深水区的问题去攻克,才有可能巩固经济稳中求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才能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而深化经济改革,同样离不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这是激励和保障创新驱动力的关键一环。可以说,摆在中国经济发展面前最大的障碍不是外资的撤离,而是新常态下深化改革能否成功。
面对李嘉诚们的撤资,我们科学发展的信心不能动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表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积极发展态势。当今中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等大手笔的区域战略正稳步推进,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参与。我国中高速发展的经济增量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衡诸现实,浙江经济能够保持领跑态势,是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迈进的结构转换分不开的。几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八八战略”,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一浪接一浪的创新实践中,“两富”、“两美”浙江建设风生水起,使得这块改革开放前沿的热土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与魅力。浙江在经济新常态面前,坚定不移地打转型升级组合拳,坚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把“四张清单一张网”作为撬动政府自身改革的约束力,放好权,用好权,坚持向改革寻找新出路、新机遇,从而给予投资者广阔的天地与机会。
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中国都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境外企业进退流转都是常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深化改革,完善法治,优化环境,国资民资外资一视同仁,招商选商,亲商安商,让他们放心放手发展,共建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久红利。只要深化改革开放的定力在、信心在、梦想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就一定会在,提供给投资者的机会就永远会在,李嘉诚们依然会不请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