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板桥村村民的一场自觉“革命”
咱村也垃圾分类了
记者 徐齐 见习记者 王艳琼
本报温州9月16日电 板桥村,鹿城区七都岛上一个临近瓯江的村子,如今正悄然兴起一场“变革”——自上月起,全村严格实行垃圾分类。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全村450多户家庭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成为温州首个“垃圾分类村”。这一很多市民都做不到的事情,板桥村的村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9月16日上午,记者一进入板桥村,就看到了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舍。在村民胡兰叶家,记者看到一个桶盖下,垃圾桶被分成了两格,厨余垃圾在左边绿格,其他垃圾在右边灰格。
“西瓜皮放左边,纸巾放右边,电池放另外一个蓝色垃圾桶。”面对记者“垃圾如何分类”的问题,胡兰叶想也没想就答出了。“我的女儿在法国,儿子在意大利,我每年都要去欧洲一趟。那边都没有垃圾分类的做法,没想到我们村这么先进。”
一旁的村民张兰红接话说:“我女儿在美国,那里有垃圾分类,而且管得特别严。这次回村,没想到村里的垃圾分类做得和国外一样好!”在板桥村,30%左右的村民是华侨,很多人都在国外生活过,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
下午4时许,村里的环卫工人廖玉新刚收完最后一桶居民垃圾。他告诉记者,半个多月来,已有将近80%的村民可以做到正确的垃圾分类。
“为了让村民接受垃圾分类,我们做过6次分片区的培训。”板桥村书记吴隆舜说,如何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街道和村两委没少花心思。
今年5月,七都街道提出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还组织干部到杭州、金华等地考察,制订了垃圾分类实施方案。8月中旬,450个分类垃圾桶正式发放入户使用。
一开始,能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村民并不多。村里就成立垃圾分类宣讲团,分区对村民进行培训。板桥村60%的村民是老人,大都不识字,宣讲团的人就入户手把手地教。
板桥村不仅垃圾分类做得好,还能把垃圾变废为宝。已经退休的环保志愿者高宇一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厨余垃圾消纳场,五个小型消纳池里,闻不到一点臭味。
高宇一告诉记者,村里消纳池采用的是日本波卡西堆肥法,只需经过一个月的发酵,厨余垃圾就能消纳成天然肥料。
下一步,板桥村计划引进蚯蚓,加速厨余垃圾的分解和发酵过程,并尝试将厨余垃圾发酵制作成家庭园艺用的生物有机肥。在板桥村成功试点的基础上,2015年底,七都岛将基本实现全岛6个村的垃圾分类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