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小小少年郎 撑起一个家

——记洞头孝老爱亲最美少年林杰

  本报记者 丁谨之

  区委报道组 夏建伟 郭芳芳

  在洞头县霓屿街道布袋岙村,一间约30平方米的破旧平房是林杰的家。面对记者,这个12岁的男孩总羞涩地低头不语。暮色渐沉、黑云密布,瞥一眼窗外,他便匆匆跑出屋去。两三分钟后,只见他抱着几件半干的衣服进门,费劲地踮起脚,将衣服挂在墙边的绳索上。他母亲柯爱霞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吃力地发出模糊的声音:“他……很……懂事……”

  5年前,他母亲因一次意外,不幸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由于父亲在外打工赚钱,如今又患肝癌,年少的林杰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病母的重任。稚嫩的肩膀,从此成为母亲、父亲最坚实的依靠。

  “口算奖”、“语文优秀奖”……斑驳的墙面上,张贴着林杰获得的荣誉奖状。“他每天要花很多时间照顾我。”每每想起这些,柯爱霞总有些内疚。

  林杰每天的生活从清晨5时多就开始了。帮妈妈穿衣、刷牙、洗脸,协助妈妈上厕所,再把妈妈扶到轮椅上吃早饭。早餐大多是林杰提前一天就准备好的。有时是牛奶配面包,有时则是稀饭。为了不让母亲饿肚子,上学前,林杰总会细心地把速溶奶粉或麦片倒在碗里,再把烧好的开水倒在保温杯里,放在母亲手边。这样母亲就可以用唯一能活动的左手取食。做完这一切,他才匆匆赶往学校进行早自习。

  放学后,满心牵挂母亲的他,总是一溜小跑回家,忙着生火做饭,洗碗刷锅。做完作业后,他还要给母亲洗脸、洗脚、按摩。

  由于长期无人交流,柯爱霞的语言能力严重退化,一般人难以听懂她的意思,但耐心的林杰听得明白。每天临睡前,他坐在床头,跟母亲讲些学校里的趣闻,直到母亲沉沉睡去。

  由于担心年少的林杰无力照顾母亲,他父亲林日义曾萌生过将妻子送到福利院的想法。但林杰执意不肯,这才作罢。5年来,他没有任何抱怨,从不哭泣。“她是我妈妈,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杰朴素的话语触动人心。

  2014年,林杰先后被评为“2014感动温州十大人物”、“2014年洞头县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最美少年”。许多人被他的坚强与勇敢打动,纷纷为他捐款,要求与他结对。柯爱霞也在林杰和诸多亲友照料下,身体状况有所好转。

  不幸的是这个家庭又遭遇一记重创。今年夏天起,45岁的林日义开始频繁出现腹痛症状,经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肝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到全身。无法再承受高强度体力工作的他,不得不回家接受保守治疗。没有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

  郑红芬是林家的老邻居,一直默默资助林杰,有空便过来串门,为柯爱霞擦身、洗浴。在她眼中,林杰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他从不向父母提要求,每天5元早饭钱,他也会主动省下一半。”

  父亲躺卧病榻的时间越来越长,林杰担起的责任越来越多。每天清晨蓄满的水缸,是他对未来的信心;越来越熟练的厨艺,是他对父母的深情。

  自从父亲生病,林杰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能够赚钱养家。幸运的是,许多热心人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洞头县委宣传部启动“最美洞头人”关爱机制,从公益基金划出1万元,对林杰爸爸进行救助;霓屿街道发出“为最美少年捐款”的倡议,组织街道工作人员捐款,共募捐4600元;北京洞头商会也为林杰捐助1万元。温州人的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以“点滴小爱 让爱接力”、“不让孝心少年再次遭遇不幸”等呼吁被不断转发,开启了一场场爱心接力。

  说到以后的日子,柯爱霞总忍不住啜泣:“他爸爸要是走了,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每当这时,林杰就会安慰母亲,“妈妈,别怕,我会好好照顾你。”12岁孩子的承诺,坚定而温暖。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小小少年郎 撑起一个家 2015-09-12 3994008 2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