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庆元从严实行禁渔令后,村民发现——

石斑鱼畅游南阳溪

  本报庆元9月11日电

  记者 梁国瑞

  通讯员 陈传敏 毛传益

  几天前,一张《捕鱼公示》出现在庆元县张村乡南阳溪畔9个村的村口:“9月7日在南阳溪流域实行实验性捕鱼,所捕活鱼慰问南阳村70岁以上老人……”

  9月8日上午,从村干部手中接过鲜活的石斑鱼,92岁的南阳村村民叶义珠告诉记者,这是她近年来第一次品尝南阳溪的石斑鱼。为保护生态环境,2013年6月开始,庆元全县实行严格的禁渔令。

  一溪好水,竟没了石斑鱼

  庆元东部的张村乡紧邻景宁县。穿乡而过的南阳溪,是全县水质最好的溪流之一。由于河床平坦、溪石遍布,这里的野生溪鱼全县闻名,其中七成以上更是珍贵的石斑鱼。近年来,由于缺乏监管,沿溪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渔具,三天两头到溪里网鱼、电鱼,甚至用农药毒鱼。连周边的景宁县、文成县的鱼贩子,都时常赶来捕鱼。

  看着清可见底的溪水,沿溪而居的岙头村党支部书记周仁松记得,曾经,溪里一年能产出1万多斤鱼。

  石斑鱼不能绝迹!今年5月开始,张村乡实行全域无限期禁渔。“首先收缴捕鱼工具。”张村乡党委副书记叶文飞说,乡政府出钱,对主动上交渔具的渔民给予补贴,“共有123户村民上交渔具,其中电鱼工具14副,渔网总长2万多米。”

  同时,沿溪9个村庄共同发起《南阳溪禁渔及保洁管护公约》,一旦发现毒鱼、炸鱼、非法电鱼、网鱼,不仅没收渔具和非法所得,还将处以500元至1万元的罚款。9个村都将这份公约的内容,写入了各自的村规民约。

  张村乡还投入20多万元,在沿溪28公里安装了35个电子监控探头。乡、村干部通过手机软件,实时监管沿溪情况。

  渔具入库,干部彻夜护鱼

  每月的第一周傍晚,周仁松就会骑上电动车,赶往10公里外的交溪口。“守鱼去喽!”一路上,他都跟村民这样招呼着。

  禁渔开始后,沿溪9个村开始了为期5个月的集中护鱼行动。“18名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组成护鱼队,分成4个组轮流值班,全天候巡查护鱼。”周仁松说,白天有村民监督及视频监控,捕鱼现象几乎绝迹,“偷捕溪鱼一般在晚上,我们每天都有两个人,在靠近景宁的交溪口彻夜蹲守。”

  8月20日,后溪村一村民偷偷到偏僻处电鱼,被正在巡查的村干部当场发现,“他已经电了1个小时,抓了7斤石斑鱼。”周仁松回忆说,村干部不仅没收了他的电鱼工具,还罚他放养2000斤鱼苗。

  在所有捕鱼手段中,护鱼队最痛恨的就是毒鱼。“他们用一种叫‘灭扫利’的剧毒农药,只要一滴就能让大片溪鱼晕厥,随水流冲到下游的网里。”周仁松说,投过这种农药的水域,至少一个月内都不会再有溪鱼出现。

  村干部护鱼行动进行4个月来,及时制止违法捕鱼30余起。

  经过几个月的休养生息,南阳溪里的溪鱼多了起来。乡里也加大了增殖放流的力度,今年以来陆续投放军鱼、石斑鱼、花骨鱼、彩鲤等鱼苗39.4万尾。

  溪鱼回游,共享生态红利

  野生溪鱼曾经是张村乡的一张“金名片”,如今这张“金名片”又重新闪耀起光芒。溪里的鱼多了,叶文飞开始考虑,要让所有村民分享护鱼成果。

  不久前,沿溪9个村庄以集体入股形式,成立了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28公里南阳溪渔业资源的管护,让“金名片”产生效益,并将收入归入集体所有。

  9月初,合作社进行首次控制性捕捞,把野生溪鱼作为重阳节礼物,送给沿线9个村70岁以上老人。

  兼任渔业专业合作社副会长的周仁松告诉记者,合作社以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捕捞作业者,并规定捕捞区域、时间和网具,“用的渔网,网眼直径3厘米,只能捕捞成年石斑鱼。”他说,等溪里的鱼再多一些,放养和捕捞将常态化进行,“不仅可以分给村民,还可以作为村里农家乐的主打品牌,吸引更多游客。”

  除了捕捞,合作社还尝试有偿垂钓,本地村民10元/天,外村人30元/天,钓到的鱼可以低于市场价购买,也可以卖给合作社。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人到南阳溪体验野生溪鱼垂钓。周仁松说:“一共收入2300多元,已经全部买成鱼苗投放到溪里了。”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石斑鱼畅游南阳溪 2015-09-12 4008220 2 2015年09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