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看时事

江苏迎来最大“海归潮”

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万人,近3年新增逾2万人

  新华日报供本报专稿

  记者 黄红芳

  来自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总量超过8万人,仅近3年新增人数就超过2万人,年增长率均超过20%。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自主创业类高层次人才1230人,其中70%为留学回国人员。专家预测,按照江苏近年海归人员的增长率估算,未来5年将迎来史上最大归国潮。

  每位创业海归都有一个报国梦

  8月30日,记者走进苏州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内的涟漪信息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这是留美博士刘杨今年刚成立的智能安防公司。略显拥挤的办公室内,一张孙中山的巨幅肖像画格外引人注目。刘杨说,孙中山是他的偶像,“他在国家危难时回国,我在和平年代回来,但我们目标一致——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1978年出生的刘杨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后,在硅谷创办了一家物联网公司,专门生产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因产品契合美国家庭需求深受欢迎。“我是中国人,我在美国做得再好也是美国企业。”——这是刘杨回国创业的理由。去年,刘杨参加苏州市政府举办的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为了安心在苏州创业,刘杨转让了美国公司,把妻儿带到了苏州。手握核心技术的刘杨信心满满,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在5年内做全球智能安防领域的NO.1。

  南通联亚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张国华博士回国前是美国最大的仿制药TEVA公司副总裁。拥有高薪和公司股份的张国华并不安于国外的优越生活。“美国仿制药的替代率已达85%,国内这块还是空白,我希望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让中国人用上物美价廉、安全有效的进口药。”抱着这个理念,张国华2006年回到家乡南通,带领团队潜心研究,终于在2012年实现第一款仿制药成功上市。如今张国华的团队手握17个经过美国权威机构认证的仿制药,未来5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

  和刘杨、张国华类似,很多高层次海归在国外都已经拥有体面生活,他们回国创业,更多为圆自己的报国梦。

  眼下正是归国创业的最好时机

  8月20日,苏州在美国硅谷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赢在苏州”第六届北美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开赛。苏州市人社局引智处处长刘瑜说,比赛明年1月正式开始,提前半年广泛宣传,就是想吸引更多留学人员参与。

  苏州还在四大洲、27家成员单位建立“苏州人才工作海外合作组织”。2011年起,相继举办了13次创业大赛,吸引1万多名海外学子参加。与此同时,苏州每年在国内举办“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所有海外大赛优秀项目都会被推介到这个集约化引才平台。

  苏州之外,一年一度的海外博士江苏行、南京留交会、中国(无锡)海归创新创业峰会等都具有广泛影响力。

  在新一轮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中,江苏省将每年重点支持500名留学回国人员创业,今后5年新建70家留学创业园,通过以“互联网+”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空间为一体的全新创业载体,推动创新驱动战略。

  “眼下正是回国创业最好的时机。”考察了上海、北京、深圳多地,最后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吉玛基因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佩琢说。各级政府对创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这对于拥有技术、资金不多的海归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有助于提高创业成功率。

  创业海归加速向苏中苏北转移

  在海归创业潮中,曾被视为“人才洼地”的苏中、苏北也热了起来。

  南通市通州开发区盛发科技园原来是一家民营创业公司,3年前被开发区收购作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目前园内已有30多个海外创业团队。

  南通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姜宇敏说,这两年到南通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明显增多,全市新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20人,省创新创业团队212个,在通留学回国人员总数突破3000人,光销售超百万元的海归企业就超过30个。

  统计显示,近4年,苏南地区留学回国人员新增平均保持在15%左右,而苏中、苏北地区增速为24.5%、42.0%,尽管绝对人数与苏南地区仍有差距,但增速很快。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7 江苏迎来最大“海归潮” 2015-09-11 浙江日报2015-09-1100006 2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