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下

面对叙利亚危机

俄为何不再隔岸观火?

  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武剑

  最近,有关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危机的传闻甚嚣尘上。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计划派遣一支航空分遣队前往叙利亚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有西方外交官员透露,一支俄罗斯远征部队现已抵达叙利亚。关于上述传闻,9月2日,叙利亚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俄军士兵驾驶俄制装甲车同叙利亚政府军并肩作战的画面。9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公开证实,俄方正在向叙利亚政府军提供“重要的”培训和后勤支援。

  众所周知,作为叙利亚的传统盟友,正是俄罗斯和伊朗一直以来的力挺才使巴沙尔政权得以延续至今。尽管俄罗斯已否认派兵和战机赴叙利亚打击“伊斯兰国”,但其此次高调宣布军事介入还是显得意味深长。可以说,俄罗斯此举与美土谋求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反恐上升为叙利亚危机头号议题、中东形势受伊核协议达成发生变化等密切相关。

  8月11日,土耳其外交部宣布已经与美国达成协议,要在叙利亚北部建立“安全区”,打击“伊斯兰国”极端分子。8月25日,美国国防部表示,土耳其与美国达成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合作协议,与土耳其关于“边界问题”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从中可以看出,土耳其和美国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的计划的确存在,并且距离这个“安全区”正式登场只是时间问题。

  鉴于土耳其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强硬立场以及对国内库尔德人问题的强烈忌惮,土耳其力推“安全区”之举背后,更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扶持叙利亚主要反对派和阻止叙境内库尔德人势力扩张。“安全区”一旦建立,就意味着叙利亚主要反对派的实力将得到发展壮大,并增加了叙利亚政府军与美军爆发冲突的风险。俄罗斯在此时加大军事介入意在表达对叙利亚政府的支持和对美土欲在叙利亚建立“安全区”的不满。

  俄罗斯加大介入叙利亚也是其近来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积极态度的直接反应。俄罗斯不但推动制定联合国安理会领导下的打击“伊斯兰国”的统一战略,而且还希望集结埃及、土耳其、沙特、伊拉克、叙利亚政府军和库尔德武装及这一地区其他国家组建打击“伊斯兰国”的新联盟。俄罗斯一改过去“隔岸观火”的态度,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消除自身安全隐患。俄总统驻北高加索联邦区全权代表今年3月表示,在北高加索地区存在“伊斯兰国”渗透的威胁,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估计有1500多名北高加索人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参加“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第二,助力巴沙尔政权。面对“伊斯兰国”在叙利亚肆虐横行、巴沙尔政权仅控制四分之一国土的现实,俄罗斯军事介入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叙利亚政府的压力,又能够对美土借反恐之名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图谋形成牵制。第三,增加与美博弈筹码。美国国务卿克里表示对俄罗斯加强在叙利亚的军事活动深感忧虑,并约定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9月底商讨叙利亚冲突。此前,俄罗斯外长称不排除俄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联大期间举行会晤的可能性。有分析认为,持续一年多的美俄紧张关系已出现缓和迹象。越是在这个时候俄罗斯越需要通过显示其在伊朗核谈判、叙利亚危机以及打击“伊斯兰国”等方面的作用来增加双方博弈的筹码。

  受伊核协议达成的影响,伊朗拥有了更多精力和能力去干预地区热点。据称,俄罗斯正在与伊朗展开谈判,主要集中在“伊斯兰国”对叙利亚政府造成的威胁上,双方决定采取行动为稳固叙利亚政权做出所有需要的努力。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官员也与伊朗进行了谈判,他们将采取更多的努力打击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此外,与美国在中东实施“轻脚印”战略不同,俄罗斯近一段时间以来明显加快了“重返中东”的步伐。可以看到,伊核协议达成和“伊斯兰国”崛起为俄罗斯重拾中东影响力和伊朗什叶派势力扩张提供了机遇。


浙江日报 天下 00005 俄为何不再隔岸观火? 2015-09-11 4007743 2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