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人文世界·阅读会

浙版新书《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记录我国志愿者寻访二战遗迹的历程——

万里寻访,影像和平

  本报记者 李月红

  战争距离和平有多远?

  七十年前,英雄善战的反法西斯先烈们用生命和热血写下的答案是,8年;今天,一群和平爱好者沿着前辈足迹重访这场战争的沿途遗迹, 他们花了22天。

  万里寻访,时间作证:唯有珍惜和平,方得人间坦途!

  去年10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共同发起,24位民间和平爱好者自发组织从北京卢沟桥出发,以“和平万里行”的名义,沿着反法西斯战争遗迹,跨越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六国,进行大型摄影寻访。一路上,他们用相机忠实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以各自的艺术视角和摄影语言,传达世界人民对往昔战争与当下和平的思考。

  9月11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和平万里行影像纪实》在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行首发仪式。本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被列入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选题和2016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也是我省唯一一本入选的摄影类图书。

  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次警醒:

  铭记历史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晴。

  还是北京卢沟桥。7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震惊国内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了。硝烟散尽,历史无言。今天,一群人集聚在这里,发出重返反法西斯战争遗址的启程誓言,“我们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我们肩负重任,传播美真;我们祈福和平,圆梦幸福。”

  誓言即心声。这数十位民间摄影爱好者,有政府协会成员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宋敬武、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徐祖根,有爱好和平的企业家沈森龙、傅启源,也有七旬老者如陈茂盛,一个星期前,他刚做完脚趾头手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便加入了这支队伍。

  他们的初衷是,去二战欧洲六国的主战场走一圈,带上签名地图、“中国印记”、“金坛刻纸”纸,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最能触动他们的东西,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

  一路向西。全程14350余公里。

  第一站,莫斯科红场。红墙外,无名烈士墓前,长明圣火在燃烧,墓志铭上刻着:“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团长杨元惺向墓前敬献玫瑰花圈。1941年1月7日,苏联红军在这里举行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式,受检阅部队在这里直接开赴卫国战争前线参加战斗。今天,这里成了许多新人举行婚礼的地方,广场上许多恋人正在甜蜜拥吻。这一幕,定格在许多团员的相机里,成员霍玮写下这样的图片说明,“远离战争的环境是幸福的。”

  历史翻滚,血雨腥风。在白俄罗斯的明斯克,一幕幕历史场景因雕塑艺术永久耸立:重度缺水的战士依然在死守要塞,保卫布列斯特;被敌军炮火削掉“脑袋”的坦克,一站就是七十年;战士们写在墙上的誓言至今令人热血沸腾,“我们不会屈辱地死”、“我们很艰难,但没有丧失斗志。我们将像英雄一样死去”……

  一路寻访,一路思索。战争不止是剥夺了战士们的幸福,更是将人间变成地狱!11月8日,寻访团来到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在二战期间,超过110万人的生命在这里终结。展厅里,成堆的镜架,各样式的鞋子、皮箱堆垒成丘。每一个老物件都曾见证了它的主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后来的戛然而止。团员们默默地放下影像器材,以示对亡魂的尊重。

  每一处遗迹,都是一次警醒: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人类的明天还会不会再发生诸如此类的悲剧?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在霍玮的印象中,这样的思索和热烈的讨论的结果如何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已经成为历史之镜鉴,“无论未来如何,没有谁有特权肆意剥夺他人生命,因为这是每个个体与生俱来的神圣权利。”

  每一处纪念,都是一次向往:珍爱和平

  70多年前,当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跟随第一批诺曼底登陆部队作战时,他拍摄下残酷的杀戮场景。他的名言传颂至今,“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

  70多年后,一群来自中国的民间摄影爱好者,谨记前辈教诲,踏上寻访反法西斯战争遗迹的征程,他们想努力拍最好的照片留住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愿望。而这,也是“以影像诠释世界”立社的浙江摄影出版社所追求的。

  素黑。手写字。日记体。打开《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你可以轻易从书的造型、字体、版式上意会这是一本关于庄重纪念的图书。浙江摄影出版版社社长陶文杰说,这是出版人以自己的方式对“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作品表达,是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使命的诠释。

  遗迹是凝重的黑色,纪念是热烈的红色;历史场景是残酷的,现世生活是欢乐的。295页,强烈的情绪对比,比比皆是。22天里,团员们每天仅睡5小时,拍下近千幅图片,写下约十万字日记,结集成这本有着历史厚重感的新书。

  如果这还嫌不够,全书还收录了300幅二战老照片,组成复合图片,将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叠加为一幅作品:主体是战争时期珍贵的老照片,背景底层是现今拍摄的同角度场景。地理穿越时空,提醒人们站在今天和平土地上,应当时刻铭记历史,永远别忘却卫国捐躯的壮士们。

  “你问我感受到了什么。我说,我看见了全世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一次次按下快门,一次次扪心自问,团员们的感受十分深刻。

  向往和平,在铭记历史的下一代教育里。去年11月9日,推倒柏林墙25周年纪念日。赶在这一天,团队来到了柏林墙遗址。12公里长,8000个发光气球,等待着晚上9点钟放飞。德国总理默克尔一早率政府官员来这里参加纪念活动。广场大屏幕里,正在直播庆祝柏林墙倒塌的新闻。卖报人说,今天的报纸很快就要售罄了。孩子们提笔写下愿望,“和平万岁”。

  向往和平,在世界大同的友谊里。在俄罗斯沃罗涅日的胜利广场,这里曾发生过苏德两国的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团员们偶遇一名苏联红军后代亚历山大·巴维尔,回忆往昔,他说他的祖父曾参与对日本关东军作战,部队当时提出“为南京报仇”的口号,祖父转业后还获得过中国政府的生活补贴。他说,他特别向往中国,“伟大的中国,我真正的朋友”。夕阳西下,他们一同唱起了《喀秋莎》。沃罗涅日的河水静静地流着,经过8公里的行程流进了顿河。静静的顿河,见证了战争,更见证了和平和友谊。

  向往和平,在幸福的狂欢里。2014年11月11日11时11分,德国科隆狂欢节准时在科隆市老广场开幕,人们身着奇装异服,扮成小丑和狂人,音乐舞蹈纷纷走向街头,尽情演奏,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就在七十年前,这座老城被摧毁了百分之九十;今天,人们接受寻访团采访时说,“只有和平,才能带来这样幸福的狂欢。”

  历史无言,影像不朽;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浙江日报 人文世界·阅读会 00019 万里寻访,影像和平 2015-09-11 4006466 2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