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2版:今日宁波

宁海社会引入机制形成30万治水大军

  宁海报道组 陈云松 蒋攀

  本报讯 在3条县级河道、5条街道级河道实施“河长制”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力量担任街道内村级河道、池塘的“民间河塘长”,并面向全街道招募生态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监督、水质污染源调查和督促责任主体整改等工作。此举措推行近两月,不但辖区内所有河道、池塘实现了日常管理全覆盖,而且达到了“清三河”的标准。这是日前宁海县桥头胡街道引入社会力量治水后收获的一份可喜成绩。

  “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河道、池塘近千,光靠百来名政府部门的‘河(段)长’鞭长莫及。发动民间志愿者多形式参与治水,引入社会热心人士担任‘民间河塘长’,以实现日常管理和维护的全覆盖。”宁海县政府相关领导介绍,为了吸引民间力量直接参与“五水共治”,该县通过属地管理的原则,选出“民间河塘长”,来履行日常管理职责,同时搭建多样化平台,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志愿治水活动。目前,全县所有河道、池塘都有了它们的“保姆”,治理成效凸显。

  社会引入机制的推行带来了民间力量的积极响应。今年6月,该县深甽镇以“自愿报名、村民择选、乡镇审核”的方式,向社会招聘16名池塘长,履行日常管理职责,引来了上百热心人士的报名,实施月余就治理了池塘垃圾近20吨,节省保洁费用2.6万余元,镇内池塘水质全部达到“清三河”标准。梅林街道在解决河道富氧化问题上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时,得到了多名社会科技人士的鼎力支持,通过借用他们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面铺设“生态浮岛”,提取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降解水中氮、磷的含量,既净化了水质,又美化河道,实现了“原位修复+控源截污+生态涵养”综合治理,节约治理成本近10倍。

  社会引入机制的推行也实现了共鸣效应。全县5万青年志愿者、20万工会会员及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宁海民间不可或缺的治水力量。许多爱心企业家也纷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治水工作中来,年初到现在,已收到666家企业的9300余万元治水专款。据统计,该县累计参与治水人数近30万。


浙江日报 今日宁波 00022 宁海社会引入机制形成30万治水大军 2015-09-11 浙江日报2015-09-1100013 2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