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王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龙游润泽学校特教老师王渭仙的故事

  记者 赵峥琳 县委报道组 欧阳锡龙

  “妞妞,我们一起来拍手,一……”

  听到妞妞嘴里清晰地发出“二”字,龙游润泽学校的特教老师王渭仙满意地笑了。6岁的妞妞是9月6日才来报到的新生,白白净净,外表上完全看不出是个没有语言能力的智力缺陷儿童。在王渭仙的精心教导下,短短3天,小女孩竟然能开口了。

  王渭仙今年54岁,在特殊教育岗位耕耘了整整22年,今年她刚被评为“全国师德标兵”。这个学期,她依然执教低段班,全班10个孩子的年龄在6岁到8岁间,4个没有语言能力。

  早晨第一节课是常规训练,孩子们普遍缺乏平衡感,好动,注意力无法集中。站圆圈、举手拍手,王渭仙与搭档的吴方俊老师努力通过游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排成队列,有节奏地拍手。这个过程并不轻松,新生小丁有多动症,只要老师抱着他的手松开,他就会脱离队列,甚至跑到教室外面。妞妞则特别黏王渭仙,她喜欢王老师帮着举手拍手,紧紧抓着老师的手不愿放开。

  “看到他们有一点小小的进步,我会很满足。”王渭仙摸着妞妞的头,“妞妞的母亲很不容易,全职在家照顾这孩子,孩子现在能发出单音节了,她听了肯定高兴。”9岁的毛毛在这儿学习一年了,去年几乎不会发声,今年已经能说短句,她还主动对来访的我们说“你好”。毛毛的母亲是王渭仙从事特教的第一批学生,从一言不发到能够正常说话,后来还找到了工作。

  回首20多年的特教经历,王渭仙坦言,自己也没想到能坚持这么久。1993年,龙游县成立首个培智班,一直在农村教书、责任心强的王渭仙被教育部门选中。她接手的第一个培智班共有6个孩子,随地大小便、在座位上连一分钟都坐不住……教了一个月,王渭仙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几度落泪。“这样的孩子没法教!”她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是县教育局请她再试教一年。

  这一年,王渭仙渐渐了解了特殊教育。原来,需要教给这些智障孩子的并不是文化知识,而是自理、自立的能力。一年后,看到6个孩子学会自己大小便,学会带饭盒到学校蒸饭,王渭仙觉得自己的付出并不是无谓的,她决定坚持下去。

  对王渭仙这样的特教老师而言,教师节往往是无声的,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个节日的含义。但是有一年教师节,一名学生特地来看望她,还骄傲地告诉她“找到工作了”。这名叫小静的学生,也是王渭仙付出最多的一个孩子。初到王老师班里,11岁的她生活不能自理,整天蓬头垢面。王渭仙把小静带回家,替她洗头洗澡,做饭给她吃,手把手教她自理。4年过去,小静学会照顾自己,变得清清爽爽,回到普通班与正常学生一同学习,再后来,成家立业,几乎看不出与正常人有什么区别。

  王渭仙依然在努力实践着她的教育理想。“爱心、耐心是最重要的,这些孩子虽然有缺陷,但只要真心付出,他们会进步,也会用他们的形式感谢你。”美术兴趣课上,学生灿灿画了一只蜗牛,精心涂上色彩后,她把画送给了王老师。

  “虽然孩子们不理解什么是教师节,但我还是能经常收到这样的礼物。”王渭仙微笑接过,那一刻,灿灿笑得特别灿烂。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王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2015-09-10 4007692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