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近期查处的问题食品暴露隐患——

又是添加剂惹的祸

  核心提示: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报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结果显示,抽检的样品合格率为96.3%,仍存在禁限用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糖精枣”、“含铝包子”、“吊白腐竹”……当下,一些光鲜美食的背后,却是滥用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乱象,成为食品安全的一大隐患。而在监管部门严管之下,不法者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亟需引起重视。

  让人馋涎的猪头肉、鸡爪,美味的汤料,究竟用了啥“秘方”?生意兴隆的卤味店,又有怎样“独特”的经营之道?

  乐清一起涉嫌滥用食品添加剂“日落黄”案件,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目前,涉案的“80后”老板杨某已被乐清警方提请检察机关批捕,他将面对法律的严惩。

  无独有偶。近期温州市瓯海区检察机关审查办理了多起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嫌疑人无一例外栽倒在滥用“日落黄”上。

  食品安全,再次敲响警钟。

吃惊,另类的光鲜

  在乐清市城南街道聚源西路32号,有家重庆万州卤菜店,主销猪头肉、鸡爪、汤料等,平日顾客盈门。上月初,卤菜店里来了几拨顾客,他们精心挑选熟食,每个品种都买了一些,还不时与店主交流生意经。

  店主并不知道,这些顾客的身份可不一般,他们是乐清市公安局治安一大队的民警。此前,警方接到线索:怀疑这家卤味店的熟食添加了“日落黄”。

  “日落黄”是一种人工合成着色剂,能使食品外观更加好看。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日落黄”不能使用于熟肉制品。人如果长期或一次性大量食用“日落黄”,可能会引起过敏、腹泻等症状,严重时会伤害肾脏、肝脏。

  民警把卤菜店买来的熟食,送进乐清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经检测,汤料、猪头肉、鸡爪中都检出“日落黄”成分,其中熟食的“日落黄”含量为每千克116克,样品汤料为每千克0.003克。

  证据确凿。乐清警方立即对该卤味店突击检查,当场查获 “日落黄”100克,并扣押约20公斤涉案猪头肉、鸡爪等熟食及汤料。店主杨某被警方带进审讯室。34岁的杨某来自湖北,初中文化程度,去年6月和妻子滕某开起这家卤菜店。由于同行竞争激烈,两人便动起歪脑筋,听说“日落黄”能让食品外表更诱人,虽然知道熟食肉禁用“日落黄”,但利令智昏的杨某决定铤而走险。

  据杨某供述,每天一早,他去菜场采购鸡爪、猪下巴、猪头肉、猪嘴巴等原料。夜深人静时,便在厨房内借助昏暗的灯光,先制作汤料,把鸡爪、猪下巴、猪头肉、猪嘴巴等半成品煮熟,再用“日落黄”着色,最后成品出售。

警惕,危险的餐桌

  “起初,我每天提心吊胆,但看到生意越来越好,而且没有人来投诉,胆子就大了。”杨某说。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杨某和滕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警方刑拘。目前,滕某被取保候审,杨某被警方提请检察机关批捕。

  如今,杨某的“问题卤味”隐患被根除了。但在温州市瓯海区,检察机关查办的3起食品案件,再次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河南人曹某和妻子在瓯海区梧田街道某农贸市场经营一家熟食摊。今年7月,执法人员发现曹某用“日落黄”浸泡鲜鸭售卖,当场扣押80只腌制烤鸭半成品、60只烤鸭成品和16瓶“日落黄”着色剂。经查,从去年11月起,曹某每天至少卖出20只“问题烤鸭”,最多时能卖40只。而江西人徐某和安徽人卢某,分别在瓯海区娄桥街道、南白象街道做熟食生意。跟曹某一样,两人用“日落黄”制作猪头肉、鸡爪、鸡肉等熟食,最后全部栽了跟头。

  目前,曹某、徐某、卢某因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被依法批捕。

  专家表示,根据《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规定,相关物质要纳入食品添加剂范畴,必须获得卫生部门批准,同时其生产工艺、使用范围、使用量都必须遵循相应标准。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滥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此外,一些未纳入食品添加剂范围的物质,也常用于食品生产加工,成为群众的严重健康隐患。

严管,变味的美食

  今年7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散装酒和散装食用油安全整治行动,发现酒精勾兑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检出甜蜜素、糖精钠等成分以及氰化物超标等诸多问题。

  北仑区霞浦市场监管所就查获这样一起案件:去年10月,吴某从山东财源宝酒业有限公司采购散装白酒,然后灌装入40升装的酒坛销售。为让酒更有口感,吴某从当地某小店买来1000克甜蜜素,用开水冲调后勾兑入白酒。执法人员现场查获各类问题白酒共计400余斤。“甜蜜素属于禁止在白酒中添加的甜味剂,经常食用会损害肝脏和神经系统。”执法人员说。

  有专家指出,当前食品安全犯罪的方式不断翻新、手段更趋隐蔽,给案件性质认定带来极大难度。一些不法分子也走“高科技”路线,从传统的有毒有害物质中提取新的添加剂,并通过互联网、快递销售,企图逃避执法部门的监管。与此同时,滥用添加剂问题不仅在食品加工环节,而且蔓延到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贮存等多个环节。

  8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议通过《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两个办法的出台,无疑为食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有关专家表示,要杜绝滥用添加剂现象,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常识更有了解,消除认识误区。与此同时,要织密管理和打击网络,让不法分子没有空子可钻,加大其违法成本,让广大群众吃得更安心。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又是添加剂惹的祸 2015-09-10 浙江日报2015-09-1000010;4004545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