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9版:政治纵深·法治

听证会,
岂能“快闪”

  最近,听证会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兰州市物价局召开的全市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听证会,被网民形象地称为“快闪”。原来,之前曾有版本说听证会用时仅35分钟,虽然兰州市物价局负责人表示听证会进行了1小时20分钟,且符合规定程序,但依旧无法摆脱草草收场之嫌。

  召开听证会,主要是听取更多人的意见和建议。而“快闪”听证会,显然做不到这一点,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就算这场听证会以1小时20分钟计算,也可称得上“神速”,因为听证会除了要让听证代表各抒己见,还有相关部门负责人作介绍,专家发表看法……剔除这些时间,真正留给普通群众代表的时间所剩无几。

  举行听证会,既是一种程序,也是政府部门尊重民意的表现。笔者注意到,近几年,我省一些地方就水价、天然气价格举行听证会,时间基本在两三个小时,确保听证代表能充分发表意见。在今年下半年杭州举行的阶梯气价听证会上,一位参加过41次听证会的老代表给出赞同票,其原因是他感觉定价合理且听证会真正广纳民意。这说明,只要政府部门有底气,定价合理、调价有理有据、相互沟通充分,群众肯定会发自内心支持政府工作。

  俗话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听证会亦如此,不仅要符合相关程序,更要符合社情民意、顺应民心民意。只有于法有据、于情有理、于民有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拥护,一项新制度的执行才会更加顺畅。否则,即便新措施新方案实施了,执行时也会步履维艰,可谓因小失大。


浙江日报 政治纵深·法治 00019 听证会,
岂能“快闪”
2015-09-10 4002698 2 2015年09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