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江翁源村明代古民居建筑群惊艳王澍团队——
乡村之美,且行且留住
本报记者 赵峥琳 区委报道组 俞锐 通讯员 严蓓蓓
89岁的翁清莲瞧见建筑师王澍经过家门口时,觉得他蛮面善。
老太太没事喜欢倚门而坐,凝望一成不变的风景。大部分时间,过路的,是她熟悉的邻居,很少看到陌生人。
印象中,这位身材微胖、戴着眼镜,笑起来挺和蔼的中年人,已经来过咱们村子几次了吧。
衢江区举村乡翁源村位于乌溪江库区,是整个衢江区最偏远的小山村,坐汽车出村子,光盘山公路就得走上一个多小时,翁清莲几乎没有踏足过村子以外的地儿。
翁清莲不知道,她觉得有点面善的中年人,是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而且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此地。
美,更要有人气
翁源村的历史可溯至宋朝。《翁氏家谱》载:宋淳熙甲午年,翁氏的先人翁甲公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迁移来此,选中这三面环山、林泉丰美的地方定居下来,又因为村系一坑之源,故名翁源。
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仿佛没有觉察到岁月流逝,保持着传统而自足的生活方式。他们友善淳朴,对陌生人无戒备之心。民居常常是大门通敞,经过一户人家,如果主人家恰好倚在门前,他会热情邀请你进去坐坐,喝杯清茶。
王澍与他的团队不想破坏这样的生活形态。“这里,有一种乡愁的韵味。我们的规划,要吸引城市人来,但不能打扰村民的生活。”团队成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杨骞说。
你想寻找的是什么?这儿没有喧嚣,但也不寂寥,似乎能抓住乡愁的一点点影子,但是不细细体味的话,转瞬即逝。
按照王澍团队的设想,翁源古村落在保护中提升,提供一定数量的民宿,但不接受蜂拥的游客,只能接待预订的客人,游客来乡村休闲体验建议三至五天。
试想一下,清晨,和步履蹒跚的村中老人一起,放慢节奏,在外来的“流动菜场”购上一把新鲜蔬菜,回去过水一捞,下碗小面。午间,到晒谷场上和村人一起翻翻稻谷,看溪水里鱼儿自在嬉戏。晚间,享受大山里的沉静,当然还有虫鸣声声伴入眠。
“吸引游客进来的业态,也是希望村民能得到一些收入,这样有利于他们保持不变的生活方式。”杨骞说,村里留守的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放手不管,几十年后,古村就会消逝在记忆中,“如果年轻人全离开了,遗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寻找的方式,就是让他们在村里也能取得不错的收入,这样古村的人群才不会流失。”
老,但不过时
当王澍一行人走进铺子里时,铁匠张金水有点不知所措。一直都是附近村民光顾他的铁匠铺,他一时没明白这么一群人会给他带来多少生意。
在王澍眼中,这些纯手工打造的铁质农具,就像在碰触另一种生活。“你就是将来我们创新中心的铁匠师傅。”王澍拉着“打铁大师”合影一张,留下一句邀请。
张金水70岁,是村里唯一的铁匠师傅,他说,自己的手艺后继无人。69岁的篾匠师傅黄久林,也遭遇和张金水一样的窘境。
黄久林的手艺传承自父亲。老父亲虽然大字不识,手却特别巧,他编的席子、箩筐、筛子、簸箕不但牢固结实,而且精美,十分受村里人欢迎。“我的手艺就是父亲教的,因为我手艺好,大家都喊我来编,以前一年到头几乎没有闲的时候。”黄久林说。
从15岁给父亲当学徒到53岁决定放下手艺活。黄久林38年的篾匠经历也见证了这个古老行业的逐渐没落。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出现,篾制品在农村生活中的作用逐渐被取代了。
“篾匠都是手艺活,特别费工时,编上一张席子就要5个小时。”老伴夏石莲每回看到黄久林弓着身子编竹篾,都感到特别心疼。因为做篾匠辛苦,大多数年轻人对此并不感兴趣。黄久林也曾收过几个徒弟,但没几天就跑了,一个也没出师。
10多年前摔伤腿后,黄久林便放下了这门老手艺。如今,和他同一辈学艺的老匠人都已基本故去,村里再也找不到年轻的篾匠。
在王澍团队的方案里,要为这些即将消逝的手艺找到传承的途径。翁源村里,会建一个创新中心,张金水、黄久林这样的手艺人可以在此展示技艺,效果好的话,他们都能收到新徒弟。
归,向乡村学习
吸引建筑大师的,自然是建筑。
重重青山的隔阻,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得以保存原始风貌。夯土混砖,以明代古建筑为主的民居古建筑群完好林立。外观是不起眼的黄泥墙,但触在指尖的斑驳感透出历史的厚重。细看,黄泥墙与黑砖瓦的搭配,生动简约。
沿着长长的石子路,王澍很兴奋,但没有过多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杨骞用了“震撼”一词来形容翁源村的建筑整体。其实,他不是第一次到翁源,但每一次来,都能汲取一些新的灵感。
“这里的建筑保存相当完好,极富时间感,江浙一带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夯土建筑群了。”杨骞比划着说,“这里的建筑有一种特别的历史的时间感,能看到建筑讲述着许多村里的故事 。”外行的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古建筑上跃动的音符。
在翁源,大小宗祠气势庄严。翁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清末时期重修,用材粗大,规模宏伟。屋顶硬山造三级马头墙,小青瓦阴阳盖法,八字门楼,重檐,施望板,门厅明间有戏台,次间是天花望板。翁氏小宗祠是分祠,呈四合院式,双天井,也有600多年历史。纵然是匆匆一瞥,缝隙繁密的木质门板、鳞次栉比的花鸟透雕,都令人不禁对前人的手艺心生崇敬。
王澍曾在访谈中说:“我事实上是在把很多中国乡村的元素挪到城市里,一系列作品可以说都是在学习乡村。因为它,尤其是在这种更自然的状态的生活,它肯定是你的老师。”
登上制高点,历史与现实的色彩沉淀在乡村古建筑群中,展示着艺术的、沉静的久远之美。
离开翁源古村前,王澍说,以后,他也想在翁源打打铁、种种菜,这样的生活,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