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上金,
一个正在消逝的村庄
本报记者 徐齐 见习记者 王艳琼
临近开学,杭州师范大学学生林如珏和小伙伴们第四次前往文成县黄坦镇上金村。
他们自筹经费拍摄的纪录片《孤村》,向人们讲述这个消逝中的村庄。已经完成所有的裁剪和后期工序,放在腾讯网上,没做任何推广,一个月来,16分钟的片子获得12万的点击量。
但林如珏们和上金村的故事并未就此结束。他们有个约定,就是等拍摄制作全部完成后,重回村里看看。这不,7名杭州师范大学的学生如约从各自的家乡赶来了。
上金,你可安好?
对岸,消逝的村庄
早上6时,记者和温州市区的两名志愿者,将车子装满赠予孤村老人的生活物资,从温州市区出发,行车近3个小时,抵达文成县珊溪水库边的湖背村。杭师大的7名小伙伴早早等在了湖边。一起等在那里的,还有文成县志愿者协会的9名青年志愿者和黄坦镇的工作人员。
“这里离上金村不远了!”一身浅蓝色防晒服的林如珏看到我们,故作轻快地说:“在这里坐一个小时的渡轮,上岸再步行半小时,就到上金啦!”我们深呼吸一口气:上金这么远!
渡轮的甲板上,写着“浙文库渡07”,意思是浙江文成水库渡轮的第7编号渡轮。雇一艘渡轮往返于水库两端,一趟要150元,来回是300元。“市面上两块钱一包的盐,到了上金村要卖40多块,就因为出行成本实在太高了!”同行的黄坦镇工作人员说。
珊溪水库的湖面上,碧波荡漾、青山环侧,船上的一个小时并不难熬。然而,真正的“挑战”是上了岸之后,背着物资走半小时的爬坡山路。大家手上都没闲着,拎着油盐和大米,头顶烈日,汗流遍体。夹道欢迎我们的,是疯狂生长的杂草,以及牛羊粪便。
对于这样的入村之路,林如珏和小伙伴们已相当熟悉。“这个牌坊是村里最古老的建筑了……这里俯瞰的视角最好了,我们的片头就是从这里取的景……”一到村里,几个大学生雀跃地当起了导游。他们甚至给这里的几只土狗都起了名。
然而,这种欢快而轻松的气氛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大学生们进村后寻找着他们熟悉的面孔。“咦,烟斗叔叔呢?烂脚叔叔呢?” 大学生们问。
得到的回答是,“烂脚叔叔”吴士丰因脚上病情加重被送进县城的医院,“烟斗叔叔”吴安民因妻子生病只能暂时搬离村子。目前仍然住在村里的,只剩徐加茂、吴冬花夫妇俩。
今年年初,林如珏们第一次进村拍摄时,上金村还有7名老人;4月第三次进村时,原来在镜头里的“主角”夏松竹奶奶偏瘫去世了,她的儿子吴安新和邻居吴士丰也随之离开了上金,村里只剩下4人。没想到,这次回来,村里仅剩下两人。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来,也不知道再过两年,这里是什么情形。”说着,林如珏的眼眶泛红。消逝的村庄、离别的老人、生命的无常,这些对于正享受着甜腻青春的林如珏们来说,有些沉重。
孤村,并非世外桃源
听说大学生们要回村看看,96岁的老人夏翠玉特地从对岸的湖背村赶来了,81岁的吴开友老人也特地请人从泰顺送过来,几个在外地打工的村干部也回来了。仅10多平方米的村支部办公楼里,挤满了大学生、志愿者、记者和村民。
“一年里,除了清明节,村里也就今天最热闹了。”村民们说。
今年1月,为了参加学院里的专业竞赛,林如珏上网寻找选题,本报于2014年10月刊发的摄影报道《孤岛中的村》讲述上金村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她的注意。
1997年,珊溪水库完成建设,水位线以下村庄的村民们可以享受水库移民的相关政策。而上金村位于水位线以上。水库建成后,三面环水的现实造成交通极为不便,想移民又没地方可迁,成了上金村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据驻村干部章学莲回忆,2002年,村里还有常住人口200余人,到2014年就只剩10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陆续出村到外地谋生,留下的都是家境贫寒的老人。
面对走向衰落的孤村,林如珏和小伙伴们决心要做些事。
不过,真正进到村子里后,大学生们有些失望,因为“现实总是如此骨感”——
想象中,到了村里应该能吃上“山货”、有机蔬菜,现实是,老人们吃饭都只能勉强自保,更别说拿出口粮招待“不请自来”的大学生。第一次进村时,大学生们不了解情况,没有自备口粮,只能靠方便面、压缩饼干充饥。
想象中,村里风景宜人,像世外桃源般栖息于大山深处,而现实是,人烟荒芜,房屋破败,学生们甚至找不到睡觉的安稳地方。最终,几个女孩子睡在村支部办公室二楼的床上,男孩子们则只能在一楼打地铺。
想象中,村里应该有着波澜壮阔、迥异于城市生活的稀奇故事;现实是,村中的生活几乎是静止的,唯有几位老人自耕自作的琐碎生活,日复一日……
在纪录片《孤村》中,负责撰稿的蒋凯丽这样写道:“生老病死,万物更新,是自然界无法阻挡的规律,无论是上金村还是上金村的老人们,以及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过去的记忆。”
重返,不止于记忆
在黄坦镇,还有4个像上金这样的水库“孤村”。黄坦镇副镇长赵小惠拿出一份镇里关于“孤村”的调研报告,报告上显示:上坪村原有村民889人,目前常住人口仅9人;高西村原有村民141人,目前常住人口21人;上金村原有人口341人,目前常住人口2人;龙湖村原有村民177人,目前常住人口9人;西北山村原有人口241人,目前常住人口2人。
这5个村的常住人口,是个随时都有可能变化的数字。“这些常住人口,几乎全是老人。每个月,都有老人去世,或生病被送往医院。”赵小惠说。
不过,即使留不住这匆匆消逝的村庄,林如珏们依然想做一些努力。
“如果片子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孤村村民的生存环境,甚至有人能去帮助他们,我们的孤村之行就很值得了。”林如珏说。视频发布后,林如珏并没有选择大量发布,只是在指导老师的公众号发布了视频内容,没有任何的宣传语。即使只是这样,视频在腾讯网上一个月获得12万的点击量。
林如珏告诉我们,年底,她和同学们要带着这部片子去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纪录片大赛,当然,目的不仅仅是纪录片本身,她想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在离开的船上,也许是辛苦爬涉,也许是相谈甚久,每个人都静静坐在船上,身边是一望无垠的湖水,身后是鳞次栉比的高山,耳边传来渡轮轰隆隆的马达声。
谁都不知道是否还将重回这里,但这份难忘的经历,让他们对“孤村”的关注不会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