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90岁抗战老兵韩子亮——

斗志斗勇 妙计退敌

  本报记者 沈吟

  县委报道组 林苗苗

  韩子亮的左手至今还残留着弹片,他是一名造地雷、埋地雷,与日寇周旋的亲历者。记者近日走近这位90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听他讲述那段抗战岁月。

  1937年12月,日寇侵入韩子亮的老家山东省泰安县城,翌年又向周边农村“扫荡”。韩子亮所在的角峪镇北徐冶村,村里家家户户都把粮食藏好,紧闭大门、足不出户,有的全家逃到山上避难。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年幼的韩子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的三舅父是一名抗日志士,也牺牲在了日寇的屠刀下。”老人不胜唏嘘。

  1942年,韩子亮加入了当地的民兵联防队,与日寇斗智斗勇。当时,民兵们武器匮乏,但韩子亮人小鬼大,多次用妙计退敌。

  1943年12月的一天,日军和伪军一行20多人又准备进村扫荡,在村口站岗的韩子亮赶紧通知队友。当天,联防队才10多个人,硬碰硬肯定不行。韩子亮灵机一动,冲着敌军喊“前方有地雷”。敌方曾被地雷的威力震慑过,听了此话后不敢贸然前行,最后撤出村庄。

  由于表现出色,1944年3月,韩子亮被派到八路军鲁中南第三军分区教导队学习。正式穿上军装后,韩子亮参加过多次战役,并屡立战功,曾任浙江省军区训练团军事参谋、三门县司法局副局长。

  70多年过去,回忆起峥嵘岁月,韩子亮眼中依然露出坚毅的光芒。如今,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大事。他说,比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他能活在这个和平年代,很知足。


浙江日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 00002 斗志斗勇 妙计退敌 2015-09-05 4000171 2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