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要闻

这腔熊猫血,始终是热的

——记三门县献血志愿者卢永军

  见习记者 丁珊

  县委报道组 林苗苗

  今年44岁的卢永军不仅是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村委会主任,而且是一名稀有血型的献血达人。13年来,他累计献血5200毫升,先后参与12次紧急救援,在生死危急时刻挽救了12条鲜活的生命。今年7月,卢永军入围“中国好人榜”。

  血型稀有,广交朋友

  卢永军第一次献血纯属偶然。2002年,身在宁波打工的卢永军看到街头的流动献血车,便捋起袖子上去了,“看到20多岁的小姑娘都在车里献血,我也学一把雷锋。”

  一星期后,卢永军便收到一条短信,被告知自己是RH阴性A型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在全国血型中RH阴性血仅占0.3%,该血型在大部分医院和血站库存较少,十分稀有。还有人说:“稀有血型者需要急救时,能救他的可能只有你。”卢永军听闻后心里充满了责任感,随即加入宁波市中心血站稀有血型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

  前几年,三门县芹溪村村民出车祸,急需“熊猫血”的消息登在宁波《现代金报》上,但卢永军没有看到,患者在手术推迟7天后,才在杭州调到血进行抢救。为不让这样的事情重演,他自费订阅当地的报纸,唯恐有献血的消息遗漏。为加强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卢永军与其他6名志愿者组建了稀有血型QQ群,命名为“血缘”,渐渐串联起全国各地的“大熊猫”们。后来,他又帮助组建台州稀有血型之家QQ群,目前两个QQ群拥有成员422人。

  生死救援,从不退缩

  无偿献血救人,卢永军已经坚持13年,相当于献出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每一毫升血,都饱含着卢永军对生命的热爱与慷慨。每次救援行动往往都是突如其来,分分秒秒与死神赛跑。

  “紧急!黄岩人李有富患急性白血病,正在台州医院治疗,急需3000毫升RH阴性A型血,消息已核实。”今年2月15日下午,卢永军在两个群发布火速救援令。此时已是大年廿七,大部分外乡人已经回家过年。群里有10多人响应,要求参与救援。

  发布救援令5分钟后,在三门县,卢永军发动汽车,驶往台州市区献血,向医生隐瞒距离上次在宁波献血间隔未满5个月的事实;椒江网友“浪漫如鱼”、温岭网友“奔跑的蜗牛”等也奔赴献血点。短短两个小时,李有富需要的血液筹集充足,主治医生感动地说:“这么稀有的血型,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就凑齐了。”

  然而,救援并未结束。傍晚,卢永军按着刚包扎好的手臂走出台州市血液中心时,求救电话又响起:“亭旁镇有个小孩正在上海急救,有没有办法征集到人?”尽管已经很累,卢永军还是一口应承下来,当即组织三门县、慈溪市的3位志愿者连夜赶往上海。第二天8时,每人献了400毫升血,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不收报酬,无私坚守

  卢永军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初中毕业后前往宁波打工,做过车间工人和木工。去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后,他的事情更多了,但一旦有人急需献血,他总是冲在最前头,从不收取任何报酬。因为时间紧迫,他总是开自己的车,用自己的手机打长途,遇到加油、吃饭、住宿时,总是第一个递上口袋里的钱,连钱都来不及数。

  有一次,时间是半夜,他们赶到医院救人,临走时在电梯口,患者家属掏出一叠钱想表达谢意,卢永军二话没说就拒绝了。今年初,卢永军救的一位患者家人,特意拎着礼品到家里来感谢他,他原封不动全部退了回去。他说:“患者父母给孩子看病花了几十万元,我怎么忍心收他们东西?”

  卢永军不求回报感染了身边的许多人。群里的志愿者都十分乐意伸出援助之手。退伍军人李乾阳与卢永军在宁波血站联谊会上相识,卢永军曾帮他找工作。2009年,卢永军发布了一名慈溪小男孩急需输血的救援令后,李乾阳放下手头工作,自费从武汉赶到杭州献血。宁波孕妇周女士因害怕大出血不敢剖腹产,卢永军带三四名志愿者赶到医院陪她生产。孩子顺利出生后,她喜极而泣,说:“以后有需要我去献血的,你叫我一声。”

  卢永军献血一直不愿意张扬,他妻子直到近两年才从同事口中得知老卢献血的事情。为支持卢永军,他妻子和姐姐也加入了献血的队伍。而他弟弟卢永明因为是RH阴性O型血,也加入了QQ群。

  “熊猫侠”卢永军和他的爱心联盟正在不断壮大,正在让稀有血型不再稀有。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5 这腔熊猫血,始终是热的 2015-09-05 3959237 2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