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

桐庐凤川街道有群银发党员志愿者

“校门爷爷”守护平安

  本报讯 (记者 黄宏 通讯员 方姬宇) 一壶茶、一把扇,含饴弄孙过日子,这样的退休生活不稀奇。不过,桐庐县凤川街道退休党支部的周村源等8位退休干部却退而不休,自发到街道小学门口当起了 “校门爷爷”。

  两人一班,每天上学、放学时间到校门口,搀一把、拉一把孩子,偶尔提醒一声不按秩序停车的家长。过去的400多个日子,他们的守护让孩子平安、家长放心。

  周村源是深澳村人,在凤川街道工作了10年,退休后定居凤川。“不给组织添难,只为党旗添色”一直是他的理念。街道的小学门口离他住处不远,刚退休那会,每到放学时间,他总爱踱到那里,听听孩子们的欢笑声。渐渐地,他发现一到放学时间,校门口挤满了家长的电瓶车、自行车,曾有一次,3位家长因为碰撞差点打了起来。

  老周看在眼里,堵在心里。当月的支部会上,他就与大家谈了这个现象,并提出到校门口开展志愿服务的建议。因为放学时,教师主要负责各班学生排着队依次通过校门,保安主要负责把守大门。恰恰是校门外的公路上没有责任人。一开始,党员们有些犹豫:“一旦家长为难怎么办?”“能否长期坚持下去?”最后,大家讨论决定尝试组建“校门爷爷”志愿服务队。

  考虑到退休老干部的身体状况,街道规定了“校门爷爷”的选拔标准:年龄80岁以上的不参加;身体条件差的不参加;家离凤川小学太远的原则上不考虑。当天就有8位老党员报名参加。安排日程表时,因为缺人手,老党员陈小荒主动提出愿意每周连上两天岗。另外两位老同志吴伏秋和姚顺才,自家住肖岭村,离凤川小学近两公里的路程,平时一个骑电瓶车,一个骑自行车,风雨无阻,一直坚持轮流值岗。

  一顶小红帽,一件小马夹,以前的农技员、农科员、乡(镇)长变身成了“校门爷爷”,学生及其家长都感觉特别亲切。在党员志愿者的指引下,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很快被制止。周村源说,他要领着大家守护好孩子们,保证他们的安全。


浙江日报 社会 00007 “校门爷爷”守护平安 2015-09-05 3998804 2 2015年09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