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选的执着 为正义的必胜
本报记者邵全海跟踪拍摄王选十多年,自费出书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该忘记中华大地上曾经响起的隆隆炮声。战火纷飞的年代,浙江大地同样难逃卷入战争狂潮的厄运,浙江也是日本侵华细菌战的重灾区。
战争虽然已过去70年,浙江的金华、衢州、宁波等地,仍然有数百位被日本细菌战炭疽、鼻疽细菌感染的幸存者,在忍受病痛的折磨,拖着溃烂的身体痛苦地生活。70年里,这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到今天还没有被完全揭露出来,这是一段被少数日本人蓄意掩盖的历史。而掩盖和揭露之间的角力和较量,从来未曾停歇。
我把焦点投向以王选为代表的细菌战民间维权人士和那些幸存的细菌战受害者,是为了那不能忘却的记忆。我认为,作为一种惨无人道的杀戮方式,细菌战历史该得到应有的关注。罪恶不该被隐瞒,更不能被漂白,如果对侵略战争的罪责和根由反省不彻底,和平的理念就不能真正植入人们的心头。
——邵全海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报记者邵全海历经十几年跟踪,近日从三万余幅照片中遴选百余幅精品,自费出版了记录王选等人为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呐喊的《万里奔波为正义》,该书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出版。这是他十几年跟踪拍摄王选等人和细菌战幸存者的总结。此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
邵全海关注和跟随拍摄维权女斗士王选等人十几载,用无数张图片记录下她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读来真挚感人。这本书很安静,仿佛只有一张张静默的图片在说话。在邵全海的镜头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王选肤色越来越深,眼袋越来越重。采访、游行、演讲、出庭、慰问、调查,她没有一刻停止,也没有一丝退缩。
美国历史学家谢尔顿说:“只要有两个王选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让日本沉没。”王选也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央视颁奖辞可能是对她多年正义之路最好的褒奖:“她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真相。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
王选祖籍义乌,1952年出生于上海,有8位亲人死于日本侵略者的细菌战。1995年,王选留学日本时,接触到了“浙江义乌崇山村731细菌战引起鼠疫流行”的相关历史。随后,她毅然放弃了留美计划,并以“崇山村人后代”的身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为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维权之路。她回国后当上了浙江、湖南等地180名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成为国际性的民间追究日本侵略战争责任运动在中国的旗帜。王选说,细菌战诉讼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国际大诉讼。
这场官司打了十多年,邵全海也连续跟踪采访拍摄了王选十多年。王选频繁往返中国、日本、美国等地,为揭露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而奔波。同时,她悉心搜寻铁证,走遍大半个中国。为了这些受害的老人,她放弃了在日本的丰厚收入,放弃了生儿育女,投入200余万元的个人财产,与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几乎耗上了一辈子。
2002年8月27日,在日本的一审判决中,东京地方法院作为日本司法机构,有史以来第一次认定,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量使用了细菌武器,并给中国平民造成极大灾难的事实,但仍驳回了民间索赔的要求。
王选说,诉讼的目的不仅仅是官司的输赢,重要的是让公众了解历史真相,从而防止细菌战的悲剧重演。
王选执著地走上了对日诉讼索赔的艰难道路后,40多次走上法庭,与日方进行不屈不挠的索赔抗争。除了王选,中国还有杨大方、王锦悌、王晋华、何英珍、王培根、何祺绥、黄可泰等一个个维权斗士,前赴后继为细菌战受害者万里奔波,那一声声正义的呐喊,让侵略者的罪恶历史昭然天下。他们铁肩担道义,有些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叨着要为正义而奋斗。
诉讼官司结束后,这些年,已过60岁的王选,还在不停地为细菌战受害幸存者的救助和治疗奔波。
为了让受害者得到更为先进的救治,由王选发起,2014年9月,解放军301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上海烧伤研究所所长陆树良等专家,联合组成志愿者医疗团队,目前通过三个阶段的精心治疗,已经成功治愈21名“烂脚病”患者。
今年8月9日,王选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付小兵、夏照帆等医疗专家一起赶赴金华,对细菌战受害者进行会诊。与此同时,王选还发起腾讯公募,截至8月8日,共收到社会各界爱心捐款94.7万元,这些钱将全部用于救治“烂脚病”患者。
王选向记者表示,期望通过众多名医专家努力,让这些受害一生的“烂脚病”患者,带着痛苦减轻甚至消失的双脚,走完他们生命的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