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7版: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东方史诗

中国远征军:碧血千秋功昭中外

本报记者奔赴滇西,寻访远征军战斗过的血色战场

  1942至1945年间,为抗击日本对中国云南和缅甸的入侵,为保卫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这一关系中国生死存亡的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出兵40多万人投入到中缅印战场,经过仁安羌、胡康河谷等多次战役,彻底驱逐了盘踞在滇西和缅北的日军。

  在腾冲国殇墓园忠烈祠,祠内两侧墙体镶嵌着9000多位阵亡将士的题名碑石。“壮志竟克酬名在旂常功在华夏,英灵终不泯下为河岳上为日星”。在忠烈祠后的小山坡上,整齐排列着3346块墓碑。墓碑下埋葬的是1945年墓园建成时收集到的远征军战士遗骸,其平均年龄不到20岁。

  本报记者 黄小星 肖艳艳 周丰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

  ——《中国远征军军歌》

  来到腾冲这座美丽祥和的西南边陲小城,许多当地人会推荐你去看一场《梦幻腾冲》的演出。你也许以为,这场演出讲究的是热闹、排场、歌舞升平。但当地人会认真地告诉你,他们最喜欢的是第三幕,那一幕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孩在远征军出征前夕,执意嫁给一位战士,战士出征一去不回,红颜转瞬成了白发。

  耄耋之年的腾冲本地人卢彩文也去看过这场演出。演员们呼喊“杀!杀!杀!”的场面,总让他回想起17岁的那些时光,当时他潜伏在沦陷区内,从事九死一生的谍报生涯。

  在保家卫国、捍卫和平与尊严的战争中,铁胆柔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来到腾冲这座曾经被中国远征军将士洒遍热血的城,或许你会明白,你为何要来,你必须要记住什么。

  抗战“生命线”

  初夏,客车在腾冲开阔的公路上奔驰,滇西的绿意沁人心脾。当地的司机告诉我们,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不走高速公路,沿着蜿蜒崎岖的滇缅公路行车的人不多了。

  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滇缅公路是一条利害攸关的“生命线”,被称为“中国最后一条陆路输血线”。它是一条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际运输通道,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包括汽油、橡胶、药品、钢材等而紧急修建的。在施工机械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以老人、妇女、孩子为主的20万劳工,用双手“抠”出了一条云南到缅甸的国际运输线,直接贯通缅甸仰光港。这条通道1938年12月1日正式通车,担负起为中国抗战“输血”的重任。同期,畹町单孔石拱桥建成。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回国参战,把大批援华物资由畹町桥源源不断地运往我国抗日前线。

  从1938年12月至1942年5月,滇缅公路共向国内输送45万多吨抗战物资,有力地支持了国内的抗战,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使中国抗战局面进入战略相持。

  1941年12月,日军第15军先头部队入侵缅甸南部维多利亚角,意图切断滇缅公路,迫使中国政府投降。而滇缅公路一旦被切断,就意味着切断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中国各种战略物资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保卫缅甸就是保卫滇缅公路,保卫中国抗战的生命。

  1942年3月,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像一条灰色长龙,向缅甸境内挺进。他们背井离乡,到异国他乡的战场上背水一战。他们就是中国远征军。

  他们首先跨过中缅两国的界河桥畹町桥。70多年过去,这里早已听不见金戈铁马,但它作为一座抗战名桥、友谊名桥、商贸名桥,依然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在界址前比划出象征胜利的V字手势摄影留念。

  远征烽火急

  来到腾冲,有两个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就是滇西抗战纪念馆与相邻的国殇墓园。一走入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三面墙上呈矩阵式排列的1003顶钢盔。这些钢盔,制式不同,新旧不同,一顶一顶,是名誉馆长段生馗花了30多年时间寻回来的。

  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在同古展开。由于战术安排得当、将士抵抗勇猛,同古保卫战轰动世界,相当程度上纠正了当时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英国《泰晤士报》说,这为中国军队的光荣簿又增添了新的一页。

  在随之的仁安羌大捷中,800名远征军救出7000名英缅军,中国军队士气大振,但并没能挽救已崩溃的西线英缅军防线。随着腊戍失守,密支那被攻占,中国远征军安全回国的最后一线希望被掐断,他们不得不进入缅北的胡康河谷——缅甸人称之为“魔鬼出没的山谷”。

  缅甸北部,至今仍是一个外人难以涉足的神秘世界。孟拱以北山岭纵横,河流密布。溪流汇入长达四百公里的胡康河谷,河谷北边完全没有人烟。5万多中国将士,最后活着走出胡康河谷的,不到8000人。率部出征的戴安澜将军亦在转进缅甸中北部山区打游击时壮烈牺牲。

  第一次远征悲壮地宣告失败。包括那5万多走进胡康河谷的中国将士,共计10万人的中国远征大军,历经血战后只安全撤离4万多人。滇缅公路中断,国内必需物资,不得不转走穿行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输送。

  有学者指出,中国远征军当时是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浴血奋战,以自己的悲壮失败,换回英军在北非决定性会战的胜利,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朝胜利方向转变时不可缺少的一个重大环节,这就足以证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愧于历史的重大军事贡献。

  滇西大反攻

  对于近代以来国门洞开、任人欺凌的中国来说,国家尊严就是重整山河,抗击外侮;而对于中国远征军来说,尊严,就是沿着用兄弟们的白骨铺就的道路打回去,把从前击溃自己的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于是,在安静平和的印度小镇利多,曾经惨败的中国远征军,重整旗鼓,枕戈待旦。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向缅甸境内的日军发起进攻,拉开中印缅大反攻的序幕。

  1944年3月,中美军队联手攻克瓦鲁班,将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赶出胡康河谷。同年8月5日,日军第18师团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了。这场胜利,在整个亚洲战场上,都具有战略转折性意义。

  1943年底,整个二战的格局开始转变。

  为了配合中国驻印军在缅北的反攻,国民政府集中20万精兵,重组远征军。

  1944年5月,滇西大反攻的时机成熟。驻扎在这里的20万远征军吹响了号角。切断日军后路的补给线后,鏖战10多天,远征军部队抓住了滇西反攻的契机。翻越高黎贡山后,远征军直逼腾冲。这座在1942年沦陷的城市,被远征军完全光复,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被收复的城市之一。

  整个滇西地区的龙陵、腾冲和松山战役在二战史上被称为龙陵会战。在这次会战中,每攻下一个地方,英国首相和美国总统都会亲自致电祝贺。

  滇西战役历时八个月,来自大江南北的6万多个热血男儿,永远长眠在滇西的高山峡谷之间。他们不仅将日军驱逐出国门,也赢得了国际尊敬。

  英魂长相忆

  1945年1月下旬,历尽艰辛开辟出来的中印公路,接通了被切断两年的滇缅公路。前后总共付出十多万年轻生命的代价,历时三年,滇缅公路终于恢复通车。

  段生馗的博物馆,收纳了70年前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他还一直很想在馆内布置一种效果,参观完整个展馆,会响起一个老阿妈招魂的声音,喊着“回家”,意在带那些长眠在缅甸与滇西高山峡谷之间的远征军将士回家。

  一墙之隔的国殇墓园,被森森的苍松翠柏覆盖。9000余名在收复腾冲时献出生命的中国远征军官兵,已经在这里沉睡了整整70年。

  有时,身子骨依然硬朗的卢彩文会独自走到这里,遥遥地和长眠在这里的战友说说话。还有一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战友,他不知道他们至今散落在何处。

  墓园里,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塔像一把剑一样直指蓝天。当我们散开,开始拍摄国殇墓园里的纪念碑时,带着我们前来的腾冲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李维杰俯下身,对纪念塔深深三鞠躬——这一刻,我们突然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我们不知道,从1945年建园的那一刻开始,70年的漫长时光过去了,有多少个像李维杰这样的腾冲人,抑或是像浪花一样散落各地的远征军老战士、幸存者及他们的后代,和我们一样,心怀敬意与感恩来到这里,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

  但我们祈愿,每一个来或者不来这里的人们,都能够永远记得,70多年前,曾经有那么多年轻的中国军人,为了和平与正义,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


浙江日报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刊东方史诗 00027 中国远征军:碧血千秋功昭中外 2015-08-31 浙江日报2015-08-3100013;3923585 2 2015年08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