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红土地的传承与嬗变

——寻访余姚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

  本报记者 阮蓓茜

  市委报道组 谢敏军

  从余姚出发,驱车沿着四明山北麓的蜿蜒山路前行,便来到重峦叠嶂的小镇——梁弄。

  踩着青苔覆盖的石板小路,绕过爬满古藤的石墙,梁弄镇横坎头村一家农家乐里,老板娘正招呼着一群游客进店歇脚,日子过得悠然又红火。

  然而,72年前,这里曾是一场革命的风暴眼,我们的革命先烈以四明山为中心,建立浙东抗日根据地,创办了《新浙东报》、开起浙东银行、发行抗币……革命火种在这片土地上燃起,为全国抗日之火助燃添薪,四明山被称为浙东抗日的“心脏”。

  星星之火燎浙东

  蒙蒙细雨中,记者和当地一群青年志愿者走进横坎头村。白墙黑瓦,红廊飞檐,当年借用百姓房屋成立的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几经修缮,如今已成为展览馆,里面陈列着300多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

  一床缝补过的棉被、一件褪色的军装、一尊3.65米长的土大炮……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陈列的一件件物品又将我们带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梁弄周围狮子山上,敌人做了乌龟壳,三五支队人民武装,为了民众要把敌人消灭……”当年在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传唱一时的战斗歌曲仿佛在耳边响起。

  从地图上看,浙东抗日根据地,环抱了杭州湾两岸,北至苏南、上海,南达东阳、义乌。早在1937年冬天,日寇占领杭嘉湖平原后,不断空袭浙东各地并投放细菌弹。1941年4月,日寇又悍然发动了宁绍战役和浙赣战役。1941年5月,中共华东局遵照党中央指示,派遣淞沪游击队南渡杭州湾,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

  1943年8月,以谭启龙为书记、何克希等为委员的浙东区党委进驻梁弄横坎头村,逐步形成了以四明山为根基、梁弄为军事指挥中心的浙东抗日根据地,领导着400万人口、16个县的抗日政权,成为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那时,地处深山的梁弄,以前所未有的宽阔胸膛,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儿女。若时光倒流70多年,你可以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国志士远离家乡,在这里打胜仗、办报纸、兴学校,唤醒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财经工作、文教工作、兵工生产等都做出了一定成绩。”当时的浙东区党委书记谭启龙曾这么说过。在军事斗争取得胜利的同时,浙东抗日根据地成立了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颁布施政纲领;成立浙东银行,发行抗币;创办《新浙东报》,宣传抗日救国;兴办学校、医院、印刷厂等,发展文教卫事业。

  置身抗日根据地旧址,人们会深深地感受到70多年前的火热与激情,感怀共产党人的社会管理能力。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正当日寇投降,抗战胜利,理应聚首狂欢的时候,我们却要忍痛向你们告别了……”在陈列馆里,一张发黄的《新浙东报》终刊号引起我们的注意,这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为了实现国内和平,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出南方8个解放区,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其中之一。1945年9月下旬,浙东印刷厂领导接到即将北撤的通知,便将印刷器材埋在了深山冷岙之中,然而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不能不辞而别,于是在一个深夜,同志们将埋藏的印刷机搬出来,用蜡烛照明,连夜排字,印刷出最后一期报纸。

  1945年9月底,印刷量达1.3万份的《新浙东报》终刊号上刊载了这篇重要文章——《忍痛告别浙东父老兄弟姊妹书》,留下了新四军战士对四明山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亲爱的浙东父老兄弟姊妹们!我们四年来同生共死的朋友们!我们要握手分别了……我们巴望我们的退让能够换得全国的和平,能够减少人民当前的损害,我们将能在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自由空气中,再回来与各位畅谈衷情……”

  1945年9月30日,浙东新四军部队和地方党政干部1.5万余人,分批北撤,于11月中旬到达苏北,投入新的战斗。

  红色记忆不褪色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在梁弄镇西侧的狮子山上,余姚为抗战烈士建立了革命纪念碑林。远远的,我们便在入口处看见了一副对联:革命先辈魂归四明日月同光,红色大旗风靡浙东众人共仰。

  何克希、谭启龙、张文碧、刘亨云、顾德欢、连柏生……他们都是当年开创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先辈,去世后都不约而同地“回”到这里,回到他们曾经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会员张屺,年轻时曾转战浙东大地。他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一张餐巾纸也要撕开来分两次使用。可他在生前慷慨地把毕生积蓄40万元捐献给了四明山镇希望小学。

  这些年,一批批老同志、老战士都不约而同地携亲属子女,来到陵园碑前,追寻往日历史风云,向青少年和游人讲述当年与日寇艰苦作战的动人故事。

  这段红色历史,在当地人心中同样没有褪色。现年已经72岁的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吴国强,一直致力于四明山革命历史材料的收集,先后出过7本书。如今他是这片纪念碑林的义务管理员,“我从小听着革命故事长大,现在我退休了,跑遍全镇各个村和上海、上虞等地寻访老战士,要把这些故事整理成册,一代一代传下去。”他说。

  在这里,革命烈士除了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还流传着一段凄婉动人的佳话。1940年,上海同德医学院20岁的女学生徐志远,与热恋中的上海沪江大学附中学生成君宜,在上海拍了一张合影照。1942年,成君宜奉命奔赴浙东抗日战场。临行前两人约定,各自珍藏好这张合影,来日结良缘。

  当年的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战斗激烈,伤员很多,医务人员奇缺,成君宜写信盼望学医的徐志远能来相助。但当徐志远来到四明山,成君宜已在战斗中牺牲。悲痛中的徐志远并未离开,怀着对成君宜的思念和爱,她投入了战地医疗中。抗战胜利那一年,徐志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她成为海军青岛疗养院院长。

  1987年春天,徐志远终于回到阔别40多年的四明山,找到了成君宜的陵墓,并许下百年之后在成君宜墓旁归息的愿望。如今,在余姚桃花岭成君宜烈士墓的附近,埋了徐志远的一捧骨灰。

  “有一种生命,可以永远定格在最美的青春。”听着烈士们的故事,寻访的青年志愿者无不感慨。梁弄镇大学生村官张科觉得烈士离他们不再遥远:“他们的信仰、他们的情怀,让我们觉得可敬可亲。”

  现在,每年的纪念日前后、节假日期间,大批的当地市民和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社会各界人士,都不约而同前来,深情缅怀英烈。

  革命老区展新颜

  站在纪念碑前,向山下眺望,是一片繁华的街市。红色遗迹,留给革命老区一个发展的机会。

  在横坎头村口,我们看到一家可以容纳百人的农家乐。老板吴同校本是当地一位普通的农民,像许多老区农民一样,耕种一亩三分地,自给自足。而如今,他家里停着轿车,盖了3层新房,每年收入10多万元。

  “村里从来没这么热闹过,我成了半个讲解员,常常给客人说说流传下来的革命故事。”今年52岁的吴同校告诉记者,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汽车经常把上山的路堵得水泄不通,饭店、农家乐生意火爆。

  梁弄镇是千年古镇、革命老区,如今又添上了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等多张“金名片”。

  曾经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的横坎头村,因为一条以浙东区党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旧址和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组成的红色旅游黄金线重新勃发了生机。同时,借助红色旅游的龙头效应,横坎头村因地制宜开发休闲游、生态游、商务游等多种旅游项目,并向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大力推介,吸引游客纷纷前来。

  “山里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弄镇党委书记严忠苗说,老区人民把红色之旅和绿色之旅有机结合,构建了一条“老区黄金旅游线”,赋予老区旅游产业新的活力,旅游产业已逐渐成为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如今的梁弄,已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还是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红土地的传承与嬗变 2015-08-28 3994433 2 2015年08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