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齐飞谱写美丽诗篇 温州山水唱响经济新曲
文/蒋敏华 黄丽丽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之一的温州,创造过很多经济奇迹,也诞生过无数财富传奇。温州人向世人展示了锐意进取的一面。然而,温州山水却有着温婉雅致的一面。依托当地的山水资源打造美丽经济,并充分凸显温州的本土特色,成为这一波“温商回归”热潮中,一些投资项目的新方向。
在苍南县金乡石砰的海滩上建立海洋牧场、在永嘉四海山上建立铁皮石斛基地、在平阳的美丽乡村上建立农业旅游一体化的现代农庄、利用泰顺的氡泉资源开发旅游、通过创意将原先的面粉厂打造成为一个文创园……土地资源匮乏的温州,正在深度挖掘经济发展新要素,借助“温商回归”的契机,迎来美丽经济扬帆启航。
米房cei:
不一样的面粉厂
瓯江路5255号是原温州面粉厂的所在。稍微年长一点的温州人,对它都有着深刻的印象:从1955年全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到1993年政府放开粮食价格,温州面粉厂见证了时代的变革。
这个带着时代烙印的面粉厂,现在却有了个洋气的名字“米房cei”(温州话“面粉厂”谐音)。去年12月,面粉厂文创园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目前园区一期建设改造已初步完成,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开园营业。
走进这个集复古与时尚于一身的米房cei,10座耸立在眼前、高达30米的筒形建筑引人瞩目。温州新邦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奇告诉我们,这些建筑原来是堆放面粉原料的,也是面粉厂的标志建筑。他说,面粉厂的改建方案由温籍知名设计师方晨光和他的法国建筑团队共同设计,着重保留面粉厂原有的建筑形态,只对建筑外部进行修缮,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
“我们希望面粉厂的历史与今天交融,没有断裂,只有延续和生长。”往老厂房注入现代化元素,使其重焕生机,正是王奇这个团队改建这个项目的初衷。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可以看见面粉厂原有的历史遗迹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而现代感玻璃体的植入和露台的打造,又给建筑以时尚的设计感,人们仿佛不停地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随意地穿梭。
“米房cei集艺术、时尚、餐饮、娱乐、运动于一体,将成为温州最具个性、前卫的商业综合体之一。”王奇说,就像北京有798,上海有新天地1933,而温州有米房cei。项目建成以后,既有咖啡馆、咖啡学院、红酒课堂、啤酒屋的入驻,又有意大利生活馆、哈雷摩托专卖店、台北量贩KTV、商业摄影的落户……
“我们要打造不一样的面粉厂,让米房cei从生产‘裹腹之粮’的厂房变身为文化商业的延伸平台。”王奇说,他们这个团队认为温州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地方。“瓯越文化既体现在温州方言中,也体现在瓯绣、瓯窑、蓝夹颉印花技术等一系列民间工艺中。”
未来,在米房cei,本土的瓯越文化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将会碰撞出新的火花,更多更好的文化和创意将在这里孕育而生、发展壮大,它们将成为温州这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苍南海洋牧场:
蔚蓝色的希望
饶道新今年61岁了,已经到了孔子所说的耳顺之年。作为新海集团的董事长,他在他乡山东烟台称得上功成名就,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对故乡的追忆眷恋开始涌上心头。
他曾这样说道:“我离开家乡的时候,家里房子都没有,兜里就揣一万块钱。多年来在外面做出一点成就不容易,是时候回来了。人能活到多大岁数呢?我现在已经61岁,总要为家乡做点事情。”
他把回归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海洋和渔业养殖,因为他的家乡苍南县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是名副其实的“浙南鱼仓”,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渔业资源。
在多次考察苍南的近海条件,反复与苍南县政府沟通之后,饶道新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借助当前刺参养殖红火的外部条件,结合新兴的海参反季养殖技术,在苍南的金乡镇石砰社区投资2亿元建设一个集海参养殖、海参深加工、海洋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计划项目一期投资1亿元,其中生态化海洋牧场建设投资3000万元,主要为人工鱼礁、海珍品低播增殖;风景旅游、休闲项目投资3000万元,主要为公建配套及休闲旅游景观设施;海参营养素系列产品投资4000万元。
“发展海洋牧场不单是为了经济收益,更是为了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饶道新介绍,在海参等产品投放养殖以前,这里将先建设总面积为28公顷的人工鱼礁区,通过投放石块藻礁进行海带、裙带移植等方式建设16公顷的海藻增殖区。3~6个月以后,海带等藻类大量生长,将形成“海洋之肺”,达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海洋生物资源,建立优良的海洋生态渔业基地的目标。
在现场,可以看到大量堆积等待投放的人工礁石,饶道新告诉我们,项目还计划沿海新建一条3~5公里的海滨“战斗路”,采用双向单车道的交通模式。在海滨入口500米处,将修建一条海底隧道及栈桥,供观光摄影和休闲垂钓。
“海洋牧场建成以后,将为金乡镇及附近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帮助恢复渔业资源,带动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饶道新说,投资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用好这些资源,通过渔业+旅游,推动当地旅游业、商业、休闲产业整条线的发展,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赢。
四海山铁皮石斛:
扎根深山育“仙草”
在通往永嘉四海山的盘山公路上,一处“天下第一仙草”的门楼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风云温商”周纪迁的原生态仿野生铁皮石斛示范园。
与其他铁皮石斛基地不同的是,一丛丛铁皮石斛驯化苗用稻草绳和青苔绑在树干上,粗壮的柳杉树成了铁皮石斛最好的“温床”。“我们的示范园目前已完成一期1000亩的种植面积,完全仿造野生铁皮石斛的生长环境种植。林场林木遮阴,摆脱了大棚种植模式,无需施肥,更不用农药,在降低种植成本的同时,更提高了营养价值。”周纪迁指着身后一望无垠的柳杉林,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说,3年内他不仅会完成3000亩铁皮石斛示范园的种植,而且会将示范园打造成为国内最大的原生态仿野生铁皮石斛基地。
2013年,周纪迁在山西晋城出任晋城市温州商会的首任会长。“前些年我在山西投资过煤矿,近几年主要经营珠宝生意。2012年我受邀参加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这个论坛由北京市温州商会承办,论坛上温州市政府向我们发出了回乡投资的邀请。”周纪迁说,他离开乐清老家外出打拼已经20多年,其实心里总是希望有一天可以回乡投资,报答桑梓,尤其是最近几年,这个心愿越来越强烈。
回家乡投资什么项目呢?周纪迁思前想后,把目光瞄准了铁皮石斛。自古以来温州就是铁皮石斛的主要产地之一,最近几年当地也涌现了不少从事铁皮石斛种植和加工的企业,但是缺乏行业龙头。周纪迁的想法是,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得最好。从2012年开始,他就回乐清老家寻找适合种植铁皮石斛的基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周纪迁一直没有找到。2013年,永嘉县招商局的领导得知周纪迁的这一想法之后,立即主动与他联系,并推荐他租用四海山林场作为铁皮石斛基地。周纪迁被永嘉招商局先进的招商理念深深吸引,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以及完成对林地环境、土壤取样等之后即刻拍板,将铁皮石斛示范园选址在四海山林场。
在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铁皮石斛示范园一期工程已顺利完工,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租赁期限为17年。预计在3年之内完成原生态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3000亩,总投资将达3.5亿元。根据当地招商部门的预测,这一项目将带动众多周边乡镇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铁皮石斛行业,辐射种植面积达10000亩。
“我们的铁皮石斛由于是原生态仿野生,成本很高,今后将主打高端市场。产品计划于年内上市,目标是要成为‘温州人的国礼’。”在周纪迁的谋划下,示范园将以铁皮石斛产业为主,并依托四海山的生态资源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打造一个庞大的健康产业王国。
卉邦农业园:
归鸟筑巢弹新曲
在平阳卉邦生态休闲农业园董事长倪日相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幅草书,上书“归根”二字,这正是倪日相经历的真实写照——上世纪90年代,他前往福建漳州闯荡,在商场上杀出一片天地;2年前,他响应“浙商回归”号召,回到家乡投资生态休闲农业园。
早在1995年,倪日相就走出平阳老家,去漳州从事手机生意。经过多年打拼,倪日相的手机生意风生水起,创办了漳州市蓝天山通讯器材有限公司,并且在漳州创办通讯市场,成为当地温商的佼佼者,一直担任漳州温州商会会长。
“作为漳州温州商会的会长,当我受邀参加2013年的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接到温州市政府的回乡投资邀请之后,我肩上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倪日相告诉记者,在“浙商回归”的声声呼唤下,他觉得漳州温州商会不能落后。同时,温州市以及平阳县相关领导多次带队前往漳州,诚恳邀请他回乡投资,倪日相最终被这份诚心打动了。
一开始,倪日相想种植苗木,因为漳州的苗木产业很发达,而身在漳州多年的他对这一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在经过多次市场调研之后,倪日相决定将项目升级,投资一个集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苗木种植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在2013年的温商大会上,倪日相与平阳县正式签约,计划租用5000亩投资2亿元,分4期创建休闲农业园,这个项目就是现在的卉邦生态休闲农业园。
卉邦生态休闲农业园租用的是昆阳镇垟坑村和水亭村的农田,而倪日相的老家正是垟坑村,可以说是真正地回到了老家。一期1056亩已于2014年8月正式营业,内设跑马场、户外拓展训练、儿童乐园、高尔夫体验场、真人CS、钓鱼、花卉等项目,并将推出绿色餐厅、自助灶台、烧烤等项目,此外还对游客提供四季采摘、四季赏花,成为当地规模最大、项目最齐全的一个生态休闲农业园。
这个项目的推进过程,其实并非一帆风顺。“我们一期1000多亩土地,都是一家一户从村民手上租过来的,有的村民想不通不愿意租给我们,当地政府帮我们做了不少沟通工作。项目的配套用房以及停车场,要经过很多审批手续,招商部门在得知我们的困难后,第一时间主动上门服务,解决了不少难题。”倪日相笑言,由于现在整日在田间地头跑,晒得跟当地的农民一样黑,不过他觉得做回农民挺好。
“目前一期已投入2000万元,由于人力成本比较高,暂时还没有实现赢利。不过,生态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今后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生态休闲农业园体验。而且这个行业跟有些行业不一样,它不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可持续的。”倪日相向记者表示,投资这一行业虽然比较辛苦,但他坚信这是一条阳光大道。
吴建光:
倾情十年,风雨无阻
他曾是一名演员,拍过电影,演过电视,举办过周华健在温州的个人演唱会;他开过公司,当过总经理,现在是莲云谷的“谷主”,他就是莲云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光。
采访吴建光的那天,汽车从苍南县出发,到达泰顺雅阳镇的项目所在地,用时不到一个小时。这要归功于58省道(分泰线)的改建。
吴建光告诉我们,在2004年,他刚踏上泰顺的土地时,新58省道尚未开通,从温州市区到泰顺需要四五个小时,且都是崎岖盘旋的山路。每周,他要自己开车往返于温州与泰顺之间。
“道路的另一面就是陡峭的山崖,有时候交汇等待另一辆车过去时,半个车轮子都悬在外面,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吴建光回忆,跟山路的曲折一样,投资氡泉项目也困难重重。
从2004年2月与泰顺县政府签订协议,到2010年项目动工建设,单是前期的筹备工作和土地问题的处理,就整整花费了6年的时间。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6年的时间,没有多少企业愿意耽搁,或者耽搁得起。”吴建光说,当时有相当一部分股东想退出,而他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除了对这个项目本身所具有的信心外,靠的就是内心的坚持和毅力。
他虽然不是泰顺人,但是“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希望这里好”,这个项目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旅游地产的范畴,而与当地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吴建光愿意在前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用于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2014年,项目一期开发的莲云谷温泉酒店落成营业,包括SPA会所、中高档客房、餐厅、会议室、73个露天泡池等,最高可接待游客3000人次,投入资金约3.2亿元。
可以说,吴建光是以一种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来打造这个酒店。里面的景观融合了莲、竹、陶、木等中国风的写意和诗意,又结合了泰顺古民居文化和田园生活的古朴和闲适。73个露天泡池形态各异、错落有致,可以尽情欣赏庭前的花开花落,静观峡谷的云卷云舒。
“泡温泉不是洗澡,是一种文化。莲云谷也不是酒店,而是一个集养生健体、休闲度假、会议商务于一体的温泉文化主题景区。”随着游客对休闲旅游的逐渐热衷,吴建光希望这里能兼具“养生保健”和“商务休闲”的功能,除了温泉酒店以外,还将开发体检养生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及儿童拓展中心等。
“相信莲云谷将跟廊桥一样,成为泰顺的一张名片。”吴建光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