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省作协发起的乡土文学大赛落幕
浙山浙水,浙人说乡愁
本报讯 (记者 李月红) 携故乡的理想,越过浙山浙水浙人,抵达乡愁的发梢。由浙江日报、省作协联合发起的“浙山浙水浙人”原创乡土文学大赛活动日前圆满结束,章柠檬作品《锵锵石板声》获一等奖,其余10件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和优秀奖。4月份以来,征文比赛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浙江日报有风来”推送并投票,受到省内外文学青年的热烈关注,吸引近10万网友关注,总投票数超过36万。
风起清明。4月6日,浙江日报联合省作协发起“浙山浙水浙人”原创乡土文学大赛活动,并首次通过微信公众号“浙江日报有风来”全程网络推送投票。数月来,我们收到来自全省各地文学爱好者的投稿近400篇,经初步筛选有效推送223篇,所有作品在线评论数超过1200条,近10篇文学作品的有效票数均超过1万票。其中,24篇优秀作品陆续刊登在本报钱塘江副刊上。
乡愁,是一种共鸣。它时而是童年,项勇义笔端的《乡村记忆》里,小河、小巷、小庙、老树等再现儿时生活画面;它时而是故史,姚中华目及所触的《惜哉,石门》一文中,石门古镇过去勾连未来,世俗生活代代流传;它时而是母亲的张望,王丰散文《布鞋的记忆》从身边小物写起,字里行间满是母爱……在这些总计38.6万字的作品中,有散文,有诗歌,有的像一篇小故事,每位作者都找到了最适合寄托自己心绪、情怀和志趣的形式,抒发着个人的情,国家的梦,民族的魂;这些乡愁沉淀着历史,也传承着未来。
每一次点击,均是一次回望故乡,这223篇参赛作品收获36万投票——大赛受到了全省文学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在这些作者中,有作协会员,有工厂员工,有农民,有海内外游子。参赛作品《老村庄,美田地》是作者高上兴在发来作品后仍觉不满意,几经修改将定稿再次通过邮件发送过来。在“有风来”的微信后台,潘海平《深溪的冬天》阅读率达到6054人次,转发收藏354次;阎受鹏《故乡马站的风韵》一文总评论数达83条,评论内容有感而发情真意切,网友孙小贱写下:“读阎老的文章不知怎么的,蓦然之间有种特别的悸动,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土的气息永远都能勾起人们内心深处那片最柔软的地方。大爱此文,他写的不仅是一种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人们渴望对故土执着的热爱。最平凡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
在大赛整个进程中,参赛者们笔端流淌的乡愁关注,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想。温州港集团员工、168号作品作者陈中认为,本次大赛采取网上微信投票的方式非常好,快捷高效,影响面广,便于统计票数同时,还有助于提升自己在省内外的知名度。106号参赛作者林平这样看待其作品票数:“他们关注乡土,热心乡愁,参与征文活动,奖项也与他们无关,有的只是默默奉献。他们热爱故乡,每一个人背后的故事都是慰藉乡愁的鲜活的文学作品。”
普陀区作协主席、22号作品参赛作者阎受鹏在来信中告诉我们,当地共有4篇作品入围本次征文比赛,“活动使普陀千百乃至上万人关注文学,是许多参赛作者所有作品中读者最多的一次了……从投票到分享朋友圈的过程,载着千百人走向皈依乡愁的文学天地。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为文学回暖,推动文学发展而出了一分力。”
更多网友在评论里点赞此次征文大赛,网友陶华认为,“大赛为那些看不起眼沉睡在乡下村间的乡土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挥的天地。”
追随“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向往,向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每一次落笔,每一票点击,均是一次耐心观察,一次主动介入故乡的新农村建设,这正是本次乡土文学大赛的初衷。大赛评委、浙江文学院副院长黄咏梅认为,此次大赛中征集到的文稿,构筑起一个个由山、水、人组建的情感世界,既是个体的独特经验,又是集体的共同情感,所呈现出来的鲜活的乡土风貌,让他们仿佛一次次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但愿,‘浙山浙水浙人’原创乡土文学大赛,仅仅是个开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对故乡的书写队伍来,让这些庞大的‘书写大军’带着我们——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