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5版:人文·社会万象

我省首个公共安全教育馆的启示

身边的隐患怎么防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余顺广 王鹏程

  公共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省首个公共安全教育馆——台州市公共安全教育馆8月11日开门迎客。据统计,两周时间,共接待参观者5000余名。

  近年来,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事故频发。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各地党委、政府必须面对的课题。专家指出,防范公共安全事故不仅需要政府部门主导,更要着眼于提升公共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全民参与的防范体系。

  容易忽视的威胁

  台州市公共安全教育馆共设立道路交通安全馆、防范盗抢、防范诈骗、毒品预防和消防安全5个专业教育馆,通过体验、互动和测试等多种互动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安全防范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馆内展示的各种防范知识,都是市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台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台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还比较薄弱。比如盗抢、诈骗等可防可控的侵财型案件仍处于高发态势,危险驾驶行为时有发生,遏制毒品犯罪形势仍然严峻。与此同时,公众抵御火灾以及台风、洪水等灾害和自救能力仍显不足。一旦遇到灾害或事故,风险大大增加。因此,群众安全知识教育亟待加强。

  早在3年前,台州市就有打造公共安全教育馆的设想。

  2012年,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探索建立了“预防犯罪中心”,推出预防犯罪中心展厅,通过作案场景重现、高科技防盗设备展示等方式,让参观群众身临其境感受防范的重要性;同时推出“防范超市”系列活动,开通“市民安防直通车”,直接把防范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在此基础上,台州市着力打造立体化“心防工程”,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于是,全省首个公共安全教育馆应运而生。

  唤起沉睡的意识

  台州公共安全教育馆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捧。开馆前两个多月的试运行期间,该馆就接待了来自美国、意大利、孟加拉等国家,河南、山东、辽宁、贵州等地的考察、参观团队3000余人次。

  “公共安全教育馆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老百姓对公共安全方面知识都很感兴趣。我和同事每次进社区、走农村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时,不少群众都会赶来听。”椒江公安分局海门派出所副所长阮林根说。作为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他有时会到教育馆客串讲解员。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无不触动公众敏感的神经。1月14日,玉环县玉城街道一小区楼房室外电动车停车棚起火,因浓烟向楼道蔓延,造成往楼道逃生的8人死亡;5月1日,平阳县龙山游乐园的游乐设施发生意外事故,造成2死3伤;7月30日,杭州下城区新华坊小区内发生电梯事故,一名女大学生被夹电梯不幸去世……每每事故后,“公共安全”都会成为关键词。

  “每次发生公共安全事故,都会引发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的忧虑。”省社科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公共设施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相应的安全保障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公共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公共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完善公共安全教育体系,增加公众的防范意识,才能将事故发生率和危害性降到最低。

  筑牢心底的防线

  日前,台州市开发区公安消防大队官兵来到辖区小燕子幼儿园,向正在这里读暑假班的孩子们传授防踩踏常识。类似防范公共安全事故的宣传活动,在全省不少地方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群众有机会接触应急自救知识。

  杨建华认为,要让公共安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应该创新方式方法,通过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之成为行动自觉。当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需要持之以恒地灌输和培养,建立面向全民、融入日常的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也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对容易产生危险后果的行为做出明确规定,比如不允许单独将小孩留在家里。有小孩的家庭,家用轿车强制安装儿童椅等。

  专家表示,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广泛宣传和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提高公众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要重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公众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疏导和控制,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和舆论引导,及时帮助社会公众梳理各种复杂信息,预防和克服危机中的恐慌心理。

  “一些公共突发事件中,群众如果能保持相对正常的心态和秩序,按常规方式避险,或许灾难和悲剧就不会发生。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政府部门责无旁贷。”杨建华说。


浙江日报 人文·社会万象 00015 身边的隐患怎么防 2015-08-25 3987269 2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