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2版:专版

文章导航

追梦中国蓝 坚守七周年

  文 / 朱凤娟

  7年前,一个普通的浙江卫视员工,递上了一张小纸条。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张小纸条中的3个字——“中国蓝”,在未来7年中,激起了中国电视传媒界的“千层浪”。

  与海天一色的魅力蓝,打开了浙江人做电视的新视野、新格局。

  7年前,不到6个亿的创收能力,到今年可能突破70个亿;

  7年前,从省级卫视第9名,晋升到如今连续7年稳居省级卫视一线阵营;

  7年前,鲜有标杆栏目,到如今《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中国梦想秀》一个个现象级节目红动中国,影响全世界……

  就在7月份央视CTR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浙江卫视在引导力、传播力和品牌力各维度分别排第一、第二、第一。这排名背后是“中国蓝”出色的创新实力和品牌经营能力的表现,也是浙江卫视连续多年位居省级卫视第一阵营的实力彰显。

  2015年,浙江广电集团提出全面打造“美丽(立)富强”的内容品牌新格局,同时浙江卫视总监王俊也在员工年会上与大家交流“做二忘一”新理念:要求大家“不妄为、无不为、更有为”,要“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持续简简单单做事、扎扎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事。同时,忘掉小目标,突破小格局,用“一切归零、再上征程”的勇气,激情昂扬地、更加自信地迎接新的挑战。浙江卫视总编辑王水明称,浙江永嘉学派推崇“义利并用、经世致用”之学,浙江卫视秉承古训,创新实践,也一直在探寻一条独特的文化产业之路,不断超越自己,真正有益于社会。

  这一抹纯粹极致的“中国蓝”,走过7年,还将继续用滴水石穿的柔性进取为中国电视传媒注入持续改革的正能量。

【坚守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担当——讲好中国故事 体现浙江精神】

  如果要给浙江卫视这几年找几个关键词的话,第一个词就是“中国”。

  近些年,浙江卫视打造了一系列含有以“中国”命名的节目,比如《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中国好舞蹈》等。“主流媒体要有大作为,就必须有大的格局和担当。我们用‘国字系’的品牌打造梦幻拼图,就要有国字号的担当,就是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浙江卫视总监王俊说。秉承这样的制作理念,无论是《中国好声音》还是《奔跑吧兄弟》,无不传递着“正能量、正趣味、正影响”,倡导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践行着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

  第二个关键词是“梦想”。 梦想,是每个平凡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精神渴望,作为社会主流媒体,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弘扬中国人的精神,是浙江卫视这些年一以贯之的宗旨,也是浙江卫视节目体系与社会整体实现情感共振的精神密码。

  树帜中国蓝品牌以来,浙江卫视已经把“梦想”从年度热词打造成中国人的共识,并以电视叙述去阐释“中国梦”的伟大内涵。今天,当全社会“中国梦”遍地绽放,成为所有媒体的“主旋律”时,浙江卫视已实实在在地用“中国梦的电视叙述模式”实践了整整7个年头。

  “好声音”是个音乐竞技的舞台,但是导师通常都会问选手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注重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对选手梦想背后的生活经历以及精神情感的展示开掘,汲取打动人心的力量,不断为社会输出正能量。我们在舞台上不断持续追问,在我们团队内部也在自我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介绍说,“梦想”也已经成为中国蓝军团的文化标签、品牌进化的精神维度和内在基因。

  一个节目的格局,决定了你的成败;一个电视台的格局,决定了你的未来。去年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就提到,在文艺创作方面,我国现在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而浙江卫视立志高远、众志成城,一直希望中国蓝品牌节目能够到达中国电视品牌标杆的高峰。

  CTR评价报告将浙江卫视的“引导力”排名第一,报告认为,浙江卫视历年注重发挥引导职能的功效,坚持舆论引导工作,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路线,打造“新闻大片”的理念,制作了多个优质的新闻专题,其中《寻找可游泳的河》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东海的呼唤》《水之争谁之过》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2015年6月28日上午,义乌铁路货运西站,随着汽笛长鸣,新的一班开往西班牙马德里的“义新欧”货运列车启程,由此拉开了浙江卫视年度大型新闻行动《新丝路上浙江人》的帷幕。3个报道组西行万里,接力采访了8个亚欧国家,聚焦浙江人的新作为。这是浙江卫视自觉遵循新闻宣传规律和媒体传播规律,在把握时代脉搏中,用独特的视角,讲好浙江故事,唱响浙江声音,上通“天气”下接“地气”的又一例证。

  正如浙江卫视新闻中心主任陈巍峰所说:“如果把新闻事业比作是搭建一幢摩天大厦的话,‘能力’是造楼的工艺,左右着媒体实力;‘品牌’是摩天大厦的金顶和高扬的旗帜,引领着舆论的方向;‘责任’就是大厦的基石,决定着基业长青。”

【创造健康社会的文化生态平衡——健康引跑娱乐 好看扮靓人文】

  “中国蓝”的第三个关键词是“大片”。在筑梦、追梦的7年间,浙江卫视始终坚持“大片战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开放合作的机制,实践属于“中国蓝”的“大片”模式。

  “有人说,每一个美国大片都是一个美国大使馆,美国人的大片总是在传播美国人的价值观,那么中国的电视为什么不能彰显中国人的人文情怀、显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呢?我们不是纯粹为了收视率生存的动物,我们要有使命感,我们要做中国的电视大片。一句大白话,就是要做到‘叫好又叫座’,要有伴随着视觉冲击力的深沉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的深度到达。”浙江卫视总监王俊表示。

  浙江卫视在综艺标杆大片的打造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这3个标杆品牌获得了业内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不管美誉度、关注度还是市场竞争力都处在国内领先位置,这其中,《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先后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创新创优节目并向全国推荐。另外还有《爸爸回来了》、《十二道锋味》等一些品牌栏目,也正在向标杆节目的方向努力。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要设计以电视为运作主体,植入互联网肌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工作机制。

  比如《奔跑吧兄弟》,作为一档现象级节目,其标签式的品牌要素就是电视+、互联网+和快乐+。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许继锋说:“所谓电视+,指的是‘跑男’注重产品创新,内容主导,是以电视为核心动力的产业运营体系;而互联网+,指的是‘跑男’注重思维创新、基因嫁接,是以分享为核心设计的品牌传播体系;而更重要的则是快乐+,指的是‘跑男’注重主题提炼、情感引导,是以快乐为核心诉求的情感共振体系。”

  在中国蓝的“大片”战略里,新闻、人文、综艺和电视剧四轮驱动。

  新闻方面,不仅有大气恢弘的电视政论大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站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关注环境生态的新闻行动《寻找可游泳的河》,《“两山”路上看变迁》,还有注重新闻第一现场第一时间追踪报道的《直击台风》、《地铁塌陷事件》。新闻栏目《今日聚焦》将政府监督、群众监督、新闻监督相结合,推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成为服务省委中心工作的新阵地和新闻栏目的新标杆。

  在《新丝路上浙江人》节目中,时间紧、任务重,考验的不仅是团队连续作战能力,还有协调、公关的技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摄制首次和陌生的西班牙当地转播团队进行了直播合作。事后,西班牙的同行连连夸奖中国团队不仅敬业,而且十分专业;在《奔跑吧 兄弟》节目中,秉持清空自我,以空杯的状态向国际一流团队学习的心态,通过这个难度系数空前的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历练,浙江卫视打造了一支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都在国内名列前茅的专业团队。

  人文方面,现在正在热播的《中华好故事》和今年即将开播的厚积薄发的《南宋》、《北纬30度》都展示了意境开阔、美轮美奂的艺术大片风范。《中华好故事》的节目调性概括起来就是经典文本、现代传播和少年气质,用现代传播方式阐释中华文化的经典文本,并在这些孩子的成长上还原生动的青春人生,给节目融铸一种少年气息;而大型城市人文类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也正是符合了“美”的标准。影像基调清新、现代、年轻化,在专题纪录片的基础上增加纪实拍摄,以增添生动的生活以及当地人的视角;在纪实纪录片的基础上追求精美的拍摄,以展现城市空间的人文风情。

【构建文化产业的新锐品牌力量——唯有坚持极致 方显大台风范】

  激流勇进——就像在湍急的河流里前进,如果一旦你停下就会有被水冲退的风险。浙江卫视有始终如一的文化理想和传统,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它一直在不变中求“变”,使自己跟上时代步伐,引领时代潮流。

  伴随着节目内容为王的收视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想要有好的收视,想要一直保持住收视固定人群,除了传统强势节目,最重要的还是创新。

  “我们在策划《奔跑吧兄弟》这个节目的时候,用的是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一开始就是奔着要把年轻观众从电脑屏幕前拉回来的目标去的,也就是说,我们在传统电视思维的基础上加上了互联网思维。从明星筛选、主题策划、游戏设计到人物性格塑造、情节展开、悬念设置甚至花字的语态、宣传推广的着力点,都充分考虑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85后、90后甚至00后的接受心理。”浙江卫视节目中心主任周冬梅谈到。这个节目从相对微观层面来看,她对浙江卫视最大的贡献是让我们的观众群变得越来越年轻化了,对中国电视业来说,她某种程度上提振了行业信心,打开了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而这只是浙江卫视诸多创新之举中的一个缩影。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媒业新一轮的洗牌和重构的格局正在发生急剧变革。万变不离其宗,人才依旧是核心竞争力。浙江卫视,心无杂念,坚持锻造属于自己的团队。

  浙江卫视对主持人的跨界转型也投入了很多思考和实践。从2013年开始,浙江卫视在主持人跨界转型上做了很多品牌包装和宣传尝试,将宣传推广的视角集中在主持人自身的个性上做延伸,伊一跨界出书,筹备了一年半的新书《奔跑吧,伊一》正在热卖;《一本书一座城》的问世是浙江卫视鼓励主持人个性化发展的产物;而华少,也在《原来是这样》和《出发吧爱情》中尝试打破规则,除了担任制片,还自建团队制作节目……

  电视剧方面,浙江卫视在今年引入互联网基因和力量,寻求有效地实现不同电视剧剧集之间、电视剧与综艺节目之间的互动营销,在深度和宽度两方面升华“矩阵联动模式”,打造多媒体平台之间连续不断的“话题高峰”和“收视高峰”。可以预见,浙江卫视的大剧运营将进入产品化、互动化、精细化时代,摆脱单点式随机投放,而形成更加系统化、规模化、稳定化的成熟运作模式。

  “美丽(立)富强”的内容品牌新格局给浙江卫视提出了新的挑战,浙江卫视总监王俊认为,在新常态新形势下,在激烈的省级卫视竞争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中国蓝品牌每一天都要努力突破自己昨天的格局,“不妄为、无不为、更有为”。他说,马化腾用微信干掉了自己的QQ,浙江卫视的第二季跑男干掉了第一季跑男,在大家还在惊叹跑男现象的时候,“好声音”又开始制造新的惊喜……未来,不是谁把谁干掉,而是新的思维、新的模式干掉了旧有的思维和模式。与其在新媒体的浪潮中唱衰电视,不如乘风破浪寻求电视发展瓶颈的突破之道;与其对国外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出望洋兴叹之感,不如脚踏实地做好咱们中国人的电视大片。这样的提法充分展现了浙江卫视的危机意识。

  正如著名媒体人“十年砍柴”所说的,从色彩上解读电视的未来,浙江卫视的台标基调是蓝色,而蓝色恰恰代表了中国电视节目的未来,中国蓝代表了一种未来的格调。“只有坚持做到极致,才能真正体现大台风范。”从王俊的这句话里,我们读到了梦想,我们也听到了担当。


浙江日报 专版 00012 追梦中国蓝 坚守七周年 2015-08-25 浙江日报2015-08-2500018;浙江日报2015-08-2500020;浙江日报2015-08-2500021;浙江日报2015-08-2500024 2 2015年08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