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经济

去日本抢购一只书包?

  蒋卫阳

  一些国人在日旅游期间,抢购马桶盖、电饭煲,抢购袜子的新闻余温尚存;现在新学期开学将近,又有报道说,一款日本小学生书包近日在网上受到追捧。在日本商场的书包专柜上,很多中国游客在抢购这一款书包,“有的人一买就是两三个”;有家长还表示愿意加钱找代购,就是为了让孩子开学能背上这个书包,大有将关注的目光从马桶盖转向书包之势……

  几乎每一次有关国人境外抢购的报道,总会引来舆论的热议,褒之者认为,国门的开放,让普通人也有了更多消费选择,能够博采世界商品之长;而贬之者则称其为“崇洋迷外”,不利于国货市场。当然,也有更多人从民族工业发展的角度,对照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反思……

  这些议论和反思反映了人们的多重视角,但若细加审视,一些带着偏激情绪的争论之所以发生,与笼统看问题的方法也不无关系。

  其实,部分国人境外抢购商品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并不能简单归结为推崇洋货。这当中又可以分别出不同层面的需求。

  比如,岂止是在日本市场,这些年,出境旅游的国人越来越多,境外购物活动辐射到全球:去韩国买化妆品;到澳大利亚买奶粉;赴美国买奢侈品……2014年,国人境外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这当中,确有一部分是国内缺乏或国产货难以替代的商品。国人“消费升级”与“出国旅游”两股力量碰撞出颇为壮观的“海外购物”潮。

  客观地说,这种购买力的壮大,是与我国目前居世界第二位的经济规模相适应的。有专家早就从世界强国的发展史说明,国力的强大,既离不开生产财富,也离不开消费财富。具备生产能力,而缺乏消费能力,国力是缺失的。从过去偏居国内市场,到如今买“四方”,这是时代的进步,体现了国力的提升,这与“崇洋”何干?

  与此相联系,部分国人境外抢购商品也是与国内消费环境还不成熟、相关制度仍待完善分不开的。到国外旅游,可以在当地免税店购物,也可在普通商店购物后享受离境退税。与国内的进口商品相比,境外购物在价格上具有一定优势。有鉴于此,从今年6月1日起,国家以暂定税率方式降低护肤品、西装、短统靴、纸尿裤等14项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平均降幅超过50%。

  从实施的情况看,这一举措对拉动消费品进口的作用已初步显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与今年前5个月月均水平相比,“降税令”实施的第一个月,就有涉及的14项降税商品进口货值1.8亿美元,增长5%;实征税款2.3亿元人民币,下降14%。“降税令”之下,一些过去在华采取差别化定价策略的国际大牌,也举起了降价大旗。可以期待的是,“降税令”引发的部分境外消费回流仍将继续,毕竟在家门口买东西的方便程度是国外无法比拟的。而且随着海淘、境外直购等电商的兴起,还将加强这一趋势。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境外被抢购商品中有一部分是国内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甚至本身就是国内生产的。这也是被人们所议论最多的。不必说年初在全国两会上,被代表、委员所关注的马桶盖,原来产地是在杭州;就说部分国人赴日抢购的袜子吧,真让人面有赧色。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袜子制造国和出口国,我省的诸暨、义乌等地更以袜乡著称,美国40%、日本80%的进口袜子都是中国制造。为啥中国人要舍近求远去日本抢购丝袜?《人民日报》记者经过调研,总结了四方面的原因:国货价格有点高、潮品难买到、高新产品造不了和质量有待再提高。总起来就是一句话,国产袜子还赶不上消费者变化了的需求。这也是新常态下产业升级所亟待消除的痛点。

  再则,从消费心理来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里可节省点、出门总是要多花点钱的,更何况出门一趟,亲朋好友、同事那儿,多少要意思一下吧?统计显示,中国游客在境外的花费中,购物消费占了六成多,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游客。就说这次部分国人抢购的日本书包吧,分量重、不易折放,其实并不很适合中国学生。相信这种现象随着国民素质的进步、消费观念的成熟也会发生变化。

  在经济发达体国家,近代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人们在获得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具体表现在更加看重旅游等休闲生活的“非物质性”方面。而中国自古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说法。

  香港著名词作者林夕曾发感慨:“这世界还有什么是不可或缺而又在网上面买不到看不到的呢?我想只有亲身经历,去旅行,忘掉了购物与礼物,该是多么无牵无挂的事。”

  放下物质的挂念,让心去旅行,我们是不是也可尝试一下?


浙江日报 经济 00009 去日本抢购一只书包? 2015-08-24 3989268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