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浙江国土

节约集约用地的山城样本

龙游:
荡土地之桨扬经济之帆

  节约集约用地的山城样本

  龙游:

  荡土地之桨扬经济之帆

  本报记者 蒋敏华

  通讯员 张微

  地处浙西山区的龙游县,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做好土地文章,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龙游国土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龙游县以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活动为契机,迎难而上,大胆创新,通过盘活存量、管好增量、挖掘潜力等途径,走出了一条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土地要素支撑,保障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精打细算

  盘活低效用地

  昔日的龙游县火车站,如今已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东方广场。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崛起成为龙游县的商业中心。与东方广场一路之隔的龙游人民广场,如今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工地上到处是繁忙景象。

  “因为是几十年之前的建筑,占地1.6万多平方米的人民广场,并没有地下停车场。这样的老建筑,土地浪费非常严重,显然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龙游县国土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地块于去年通过招拍挂出让,将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广场。建成之后,人民广场不但可以提升龙游县城的城市面貌,又可有效解决周边小区的停车难题,同时还可新增一个重要的商业配套。东方广场和人民广场,是龙游县近年来盘活城市低效用地的一个缩影,将用最小的土地代价来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泰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扩建项目,则是盘活工业低效用地的一个典型。2002年,泰宇旗下公司获批了一宗43亩的土地,但多年来这块土地利用率较低。2012年,泰宇响应政府节约集约用地的号召,根据龙游县低效用地二次开发方案,在原有用地范围内利用闲置土地改扩建了一幢6层综合楼,新建了厂房,土地投资强度由原来的150万元/亩提高到300万元/亩,亩均税收也由原来的3万元提高到20万元。

  龙游县还针对一些低效用地,积极促成流转,实现“腾笼换鸟”。如今年1月落户龙游城南工业园、总投资5亿元的德州五金项目,其占用的100亩土地正是从原劳克斯那里协议转让而来。原劳克斯因为资金链断裂后,180亩土地及地块内的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烂尾闲置状态。今年年初,在国资等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德州五金成功购得原劳克斯地块及厂房。该项目投产之后,将年产1亿只拉手、300万套锁具及100万套卫浴产品。

  龙游县对低效用地采取零容忍态度,出台了一些制度化的措施。比如,龙游县每季度对企业亩均税收、亩均销售额进行排名公示,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2014年度,龙游县通过资产转让、资产重组、股权投资等方式,盘活闲置和低效用地企业25家,土地面积812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91亩。截至去年底,龙游县共收回闲置土地28宗,面积1334亩,弥补了一些项目的用地缺口。

  多管齐下

  管好增量用地

  招商引资对于一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像龙游这样的山区县,外来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当前各地招商引资竞争十分激烈,但是龙游县始终坚持土地集约导向,坚持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早在2005年,龙游县就开始探索工业决策咨询机制,即在招商引资前期洽谈阶段,由国土资源局会同乡镇、经信、环保、规划等相关部门“会审”,对即将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前期分析。比如,一个项目究竟该不该引进,规划多少土地比较合适,要不要对二期用地进行预留,最终都会形成一个科学的决策意见。到了2007年,龙游县在前期摸索的基础上,正式将这一临时性的工作机制,上升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制度,成为新增工业用地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

  龙游是当时浙江省最早推行工业决策咨询机制的县(市)之一,这一机制可有效避免单一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决策失误,从而尽可能地杜绝土地粗放利用现象。一些土地浪费严重、环保不达标、发展没有潜力的项目,被决策咨询机制及时挡在了外面。此后,龙游县又将这一机制逐步扩展到服务业项目和农业项目,形成对新建项目的全覆盖,完成了用地审批的顶层设计。

  而那些闯过决策咨询关的项目,并不意味着就此安枕无忧。龙游县要求新建项目签署承诺书,承诺必须完成万元产值能耗、亩均税收、亩均投资等硬指标,并且还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若企业无法兑现,将罚没保证金甚至收回土地。

  也就是说,个别企业想通过囤地牟利,可能性几乎为零。正是通过这一富有成效的动态管理模式,有效遏制了部分企业“圈地占地”的风气。

  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的优质项目,龙游县会给予优先解决用地指标。但与此同时,也依然会遵循节约集约的用地原则,决不任意放水。就比如中国红木家具文化园,这是一个计划总投资80亿元、规划用地3000亩的大项目, 是一个集艺术观赏、文化研究、工艺制作、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其所在的龙天镇也因此成为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之一。但就是这个龙游县近年来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部分用地由其原先的生产基地“退二进三”而来。工业用地转为商服旅游用地之后,容积率由0.6提高到了1.18 ,这样的建筑密度在旅游项目中是不多见的。

  上天入地

  深挖土地潜力

  在龙游县城东郊,距县政府5.5公里处,有一个规模为1000余户的新建小区。小区内矗立着一排排五六层高的楼房,有绿化、有超市,甚至还有创业园——承接外来加工业务的作坊,几位老人正聚集在一起忙着赶一批手工活,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神情。这里,就是龙游县首个下山脱贫安置点——晨东小区。

  受地质条件影响,龙游县的一些山村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为此,从2003年开始,龙游县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启动下山脱贫工程。集中在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安置点,交通条件较为优越,实现了很多农民的脱贫梦想。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项惠及普通百姓的民生工程,也是一个充分体现土地节约集约的样板工程。龙游县积极抓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契机,将已搬迁的村庄宅基地进行复垦,成为增加耕地面积的有效手段。

  除了晨东小区,目前这样的安置点还包括湖镇镇阳湖小区、溪口镇翠竹小区等。这些小区不但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而且因为是多层建筑,相比原先的民房容积率有了很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产生了一举多得的社会效应。截至目前,龙游县已完成9个安置点建设,共搬迁2578户、7910人,新增耕地面积625亩。根据规划,全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共有49个,可新增耕地面积2865亩,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天入地”,也是龙游县挖掘土地潜力的一大法宝。没有大面积的平地,那就向高空和地下要空间,这已成为龙游县国土部门以及企业的共识。龙游县要求新建厂房容积率原则上达到1.5以上,这意味着厂房至少要建三四层以上。如浙江孝福家具有限公司,230亩的土地上建造了25.7万平方米的厂房及其配套用房,容积率超过1.67。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吉恒家居项目厂房最高规划为8层,目前已开工建设。在浙江的一些山区,四五层的厂房并不鲜见,但是8层厂房却是前所未有。吉恒家居的8层厂房,将成为龙游县土地节约集约的一个全新样本,对其他投资项目产生很好的示范作用。

  向地下要空间,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区的一些大型建筑上。就比如东方广场和人民广场,打造两层地下空间用于商场和停车场,相当于将土地利用率提高两至三倍,产生了相当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龙游县要求新建的住宅楼盘必须配建一层地下停车场,新建的商业楼盘必须要配建两层地下空间,如此严厉的举措,在国内的县级城市中并不多见。

  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在农村土地的保护方面,龙游县更是不遗余力。今年,当地财政在并不富余的情况下,新增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土地保护。为了调动村集体组织对土地管理的工作积极性,龙游县针对全县200多个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推行激励机制,通过年底考核者将获得相关奖励。


浙江日报 浙江国土 00008 龙游:
荡土地之桨扬经济之帆
2015-08-24 浙江日报2015-08-2400006;浙江日报2015-08-2400011 2 2015年08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