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做一节动力澎湃的电池

——记超威集团电源研究专家柯克

  本报记者 沈吟 县委报道组 董佳蕾

  【人物名片】柯克,工学博士、超威集团研究院副院长,2014年入选第十批国家“千人计划”。

  【科研成果】他致力于新型动力用化学电源领域的研发管理,申请获得发明专利10项,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合著专业书籍(日语)一部。现为日本和美国电化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今年,其领衔的团队入选首批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

  【关键词】化学电源

  来自四川大巴山的柯克,小时候就与化学电源结下情缘。童年时期,他家有台小小的收音机。父母希望他专注学习,故意藏起三节电池中的一节。谁知柯克尝试掏出废电池中的碳棒,用来接通两节电池,收音机居然又响了。

  长大后,柯克开始了漫长的化学电源研究历程。2003年,柯克获得日本国家奖学金,前往东京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后又跟随一位女专家去东京工业大学组建一个新实验室。经过3年努力,新实验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后来,柯克被丰田中央研究所电池研究部首席专家森本友博士相中,进入丰田集团从事研究开发工作。

  2007年至2010年,在丰田集团的几年时间里,柯克凭借对研究的执着,有3项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成果,让日本同行刮目相看:一是发明了一种方法和设备,解决了形成微粉材料均匀薄层的国际性技术难题——“咖啡环效应”;二是颠覆了一项电极用微粉材料活性评价技术的国际标准结果,首次实现高准确度评价;三是修补了经典电化学测量教材中,关于采用旋转盘环电极法进行电极反应中间产物定量评价技术及理论模型的缺陷。

  多方面的尝试,让柯克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从2011年开始,柯克开始琢磨回国发展。“那时候,国内已十分重视新能源发展,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人才的需求很大。”2013年,柯克回国后,受邀来到超威集团,担任研究院副院长,开展新能源技术研究。

  一次次创新,一次次突破,柯克的潜心研究换来累累硕果。今年3月6日,超威集团批量化生产的电动汽车用新型动力锂离子电池正式下线,这在新能源研发生产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柯克对此功不可没。

  今年初,柯克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创新团队”入选首批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研发始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和我的团队就是从科研方面为超威集团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的‘电池组’,而我只是其中一节‘电池’,也需要不断充电。”柯克说。

  【人物感悟】技术没有止境。科研人员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用开放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取得真正服务社会的科研成果。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做一节动力澎湃的电池 2015-08-21 3970778 2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