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4版:人文·理论视野

以实干守牢大禹鼎

陈 新

  “五水共治”是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浙江力量。衢州作为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把“五水共治”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里关键一拳,把巩固扩大治水成果作为“五水共治”最大命题,继续保持“五水共治”高压态势,全力筑牢浙江生态屏障,以实干守牢大禹鼎。

  千关键万关键,没有什么比保持战略定力与历史耐心更关键

  省委书记夏宝龙强调,治水是一场难仗、硬仗、恶仗,不可能轻而易举、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要坚决打赢治水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我们要深刻领会、深入贯彻这一讲话精神,始终保持治水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不能有丝毫的畏难情绪和松懈思想,以十年如一日的恒心,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拳接着一拳打,努力治出不反弹的一江清水。

  这种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来源于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定信仰。这几年,我们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全面践行“两山”重要思想,全力打好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两山”重要思想是衢州发展的行动指南,“五水共治”是推动衢州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历史选择。我们坚信,只要我们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衢州的明天会越来越好。

  这种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来源于我们对衢州所肩负重大责任的清醒认识。衢州既担负着“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政治责任,也担负着加快发展、生态富民的重大使命。没有衢州的美,“两美”浙江就美不起来;没有衢州的富,“两富”浙江就难以真正言富。我们深刻认识到,抓“五水共治”既是扩投资又是促转型,既是优环境更是惠民生,这是衢州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场“不能不打、不能失败”的战争。

  这种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来源于我们对“五水共治”长远趋势和最新态势的准确把握。大禹治水,尚需13年。“五水共治”比大禹治水内涵更丰富,更不可能三年两载就干成。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治水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百姓欢迎,但这些成效只是“阶段性胜利”,“五水共治”的任务还很重,防反弹的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还远没到可以松口气、歇一歇的时候。

  千紧迫万紧迫,没有什么比防反弹、防回潮更紧迫

  守业更比创业难。放任已治理的河反弹回潮,会极大挫伤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治水士气,其危害比不治水尤烈。我们要以更硬举措全力推进制度治水、长效治水,综合运用截污纳管等“治水六法”,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执行到位,严防收回大禹鼎“两种情况”的发生,让“三河”一去不复返。

  最细最密的排查——在衢州不能有“治水盲区”。定期在全市域开展地毯式、推碾式排查,常态化对“已治理的河”开展“回头看”,细查有没有直排的企业和养殖场,有没有可能反弹的河道沟渠、山塘水库;深挖有没有不尽责的河长,有没有不落实的制度,不留任何死角盲区。同时,按照一个污染点、一张现场照片、一个责任人、一个整改期限的要求,逐条列出整改清单,全面构建落实长效机制,把反弹回潮的“苗头”彻底掐灭。

  最实最严的督考问责——在衢州不能有“五水共治”太平官、局外人。坚持督查重心下移,加大暗访和问责力度,动真格抓好督查工作。市领导齐到一线突击暗访,实地督查控源头防反弹情况,现场解决治水难题。坚持纵向到底,层层传导压力,将治水工作作为村干部履职承诺书和辞职承诺书的重要内容,对治水反弹或不达标村的村干部视情约谈、通报直至免职,并追究相关乡镇和部门的连带责任。对暗访过程中发现破坏治水成效的行为,我们坚持“私罪不可有、公罪不可无”的担当,依法依规启动调查问责程序。

  千根本万根本,没有什么比转变观念、转型升级更根本

  要打赢“五水共治”这场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就必须集中精力在转变观念、转型升级“两转”上发力出拳,把工作抓到点上、抓到根上。

  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决定了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面对“五水共治”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面对“五水共治”可能触碰到少数人的局部利益、短期利益,我们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在中小学全面普及传唱《大禹纪念歌》,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积极营造“敬畏自然、爱水护水”的社会风尚和“男女老少齐上阵、城乡水陆共发力”的治水氛围,有力促进企业和群众自觉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

  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我们把转型升级作为治本之策,精准发力工业、农业、旅游业,牢牢把握特色小镇和四省边界生态旅游实验区等重大契机,主动对接七大产业,努力向深度转型要质量,为加快发展蓄力,为“五水共治”固本。坚持以治本为导向,立足治水倒逼转型,助推工业提升发展,加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力度,深入推进乡镇功能区和农产品加工等“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工作,大力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试点建设。以全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试点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三大“试点市”创建为抓手,以推进生猪、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以治水推动旅游业转型,发挥好衢州的山水资源优势,加快国家休闲区、开化国家公园建设,重点推进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把绿水青山护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作者为中共衢州市委书记】


浙江日报 人文·理论视野 00014 以实干守牢大禹鼎 2015-08-21 3978983 2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