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20版:今日绍兴

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开启“5A”模式

——跟着唐诗影视游新昌

  :全面开启“ ”模式

有缘新昌:山之缘   >>>

——跟着唐诗影视游新昌

  是谁发现了新昌?是谁让新昌成为一方“旅游热土”?

  确实,新昌多山,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有趣的是,发现新昌山水之美的,竟然大多是一些“外人”——以李白“挂帅”的450多位唐朝诗人,以张纪中“领衔”的数百位影视明星。他们,无不是新昌山水“不花钱”的一个个“形象代言人”!

  最享这份尊荣的,莫过于天姥山、穿岩十九峰,以及浩浩淼淼、天水一碧的沃洲湖。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以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天姥山名满天下。

  更传奇的是:集中了唐诗精华的《全唐诗》,其收录的2000多位诗人中,竟有450多位诗人、1500多首诗,齐齐将目光定格在了这一座天姥山!相映成趣的,是另一部《唐才子传》,其收录的278位诗人中,竟也有170多位诗人都“选择”了为天姥山“代言”!

  “一座天姥山,半部全唐诗!”这无疑是中国山水诗中的一个辉煌篇章!

  有如此多的诗人“引荐”,唐以降1100多年间,为一领“浙东唐诗之路”的华章风采,为一睹天姥山的奇险幻美,前来新昌“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游客无以数计,上演了新昌旅游的第一波热潮。

  另一波热潮,则由一大批影视剧一步步掀起。

  1999年秋,善于制造热点的张纪中,率《笑傲江湖》剧组第一次挺进新昌,久藏深闺的穿岩十九峰、千丈幽谷突然间就进入了国人的视野,当年就吸引了《杨门女将》、《凤在江湖》、《少林武王》等剧组纷纷前来。

  对新昌山水情有独钟的张纪中,竟一发不可收拾,在第二年又率《射雕英雄传》进驻新昌,第三年、第四年再率《天龙八部》、《神雕侠侣》走进新昌,借助荧屏,十九峰、大佛寺、十里潜溪等一个个美景,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代言人”的作用真是不可小觑,随之,陈凯歌的《和你在一起》来了,陈家林的《王昭君》来了,张国立的《济公新传》也来了……这一次次“热捧”,最终让“中央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花落新昌。同时,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剧组活跃在这片山水间。

  其实,早在1960年,电影《奇袭》中在惊险曲折的山道上演“汽车追逐战”一幕,就是在天姥山麓的会墅岭拍摄的。

  新昌,就这样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全球游客的眼中。

  自古山水不分家。想当年,白居易曾在《沃洲山禅院记》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而今,沃洲湖已成为“天姥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中的惊艳一翼,与烟涛微茫的天姥山,双翼齐飞,共同为今天的“新昌旅游”喝彩!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之美,不仅在于发现,更在于缘份,爱山之人,是从来不会错失这一份山之缘的!

有缘新昌:佛之缘   >>>

——来新昌结一场“红尘佛缘”

  赖于老天爷的厚赠,新昌“全县都是旅游区”,是典型的旅游强县。

  只缘新昌山水,总有一款适合你。观光游、休闲游、采摘游、度假游、养生游、探险游,可谓应有尽有;遍布各地的古镇、古村、古道、古桥,可满足高品位游客对于地方风情文化的探究欲望,更有漂流、探险等元素,契合了年轻人的胃口。

  如今上三高速公路直达家门口,曾经的交通瓶颈被破解,让新昌旅游驶上了一条发展更加迅速的快车道。

  好山好水,当然不能缺了千年古刹。

  深山藏古刹,名山配名寺,自古而然。始建于东晋永和初年(公元345年)的新昌大佛寺,其名声可谓响亮。

  应该说,“江南第一大佛”之称还远不能道尽大佛寺的荣光,其真正的传奇还在于,这是一尊沿崖石一锤一锤精心凿刻、并经三代高僧历30年而成的“石窟大佛”,被《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赞为“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素有“江南敦煌石窟”之誉。

  新昌古称石城,大佛寺景区最好地诠释了石城之意。除了大佛寺,更有另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千佛禅院,同样也是在一处石窟中,沿山崖雕凿出了1075尊形态各异的小石佛,无不令人叹绝……

  距今已1600多年的大佛寺,向为中外佛教信众的朝拜地,是佛教汉化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最早的弥勒道场之一;魏晋般若学“六家七宗”的文化中心;天台宗祖庭之一、日本佛教文化发源地;同时也是律宗祖庭之一、禅宗重地。早在1983年,国务院就发文确定新昌大佛寺为全国重点寺院。因此长年香火缭绕,檀香沁人。

  这里,同时还能欣赏到颜真卿、米芾、蔡元培、李叔同、沙孟海、钱君匋、赵朴初等大量名家的墨宝真迹,以及难得一见的木化石,感受千年古刹的博大、厚重与深邃……

  位于城西的南岩寺,甚至还能让你一领其特有的“岩洞文化”。

  进寺就是有缘人。红尘中,能在如此一个清静佛地,与山水相谐,与文化相伴,“求一方平安,参一方天地,结一方佛缘,觅一方禅意人生”,岂非也是一件乐事?

  值得一提的是,新昌同时还有多个道观,如穿岩十九峰景区的重阳宫、沃洲湖景区的真君殿,无不是名重一时的“浙东道教胜地”。

有缘新昌:心之缘   >>>

——为缘牵线,让您“来了就好”

  喧嚣过后,就是平静。“新昌旅游”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平静。因为游客普遍都有“求新”、“求高”、“求奇”的心理,一味地“吃老本”,是旅游业的一个大忌。

  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就是对这种游客心理的主动把握、主动楔入。县旅游局结合现代旅游的特点,为今后三年提出了一个充满诱惑的目标——

  围绕“1345”旅游发展目标,以唐诗之路、佛教之旅、茶道之源为主体,全面开启“5A”模式,重点打响大佛寺文化旅游区、天姥山文化旅游品牌,致力于建设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地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城市,将新昌打造成“长三角知名休闲旅游目的地”……

  平静,或者沉寂,其实是一次沉淀的过程。沉淀之后,就是对山水人文的再认识。“二次创新”,就是新昌旅游“整合”、“提升”、“超越”的一个开端。

  目前,新昌旅游已新确定了三大旅游板块:

  东部,以天姥山、3A级旅游景区沃州湖为主体;中部,则包括大佛寺、达利丝绸两个4A级景区,以及中国茶市、天烛仙境、七盘仙谷3个3A级景区;西部,则以穿岩十九峰景区、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为核心,形成“中部带动、东西两冀齐飞”的景区发展格局。

  这其中,大佛寺文化旅游区是重中之重,是新昌旅游的“点睛大作”。

  大佛寺,本就具先天优势,而达利·丝绸世界景区,则是全国首家以丝绸文化工业旅游为主题的工业旅游典范,两个“4A”景区的整合,绝不只是面积的叠加、景点的叠加,而是旅游文化的一种深度融合,从而营构出一个集文化、观光、养心、度假、休闲等旅游要素于一体的智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

  该旅游区将现有的191个旅游资源,整合为8个主类、24个亚类、64个基本类,并将景区划分为以江南第一大佛为核心的弥勒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区、以央视影视基地“射雕村”为核心的湿地生态资源旅游聚集区、以佛心广场为核心的多功能旅游资源服务区、以栖光净院为核心的般若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区、以丝绸文化为核心的丝绸文化旅游资源聚集区,由此构成“木”(亿年古木聚集区)、“石”(千年石窟佛文化历史展示区)、“茶”(中国佛教第一名茶 )、“丝”(世界丝绸文化发扬地)、“佛”(中国佛教汉化发祥地)五大核心资源体……

  假以时日,祈福、娱乐、商业、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强烈体验和身心享受,一个大佛寺旅游区,足矣!

  服务升级,则是“二次创业”的另一个重头大戏。

  除了大佛寺、十九峰景区、沃洲湖景区三大景区的综合提升,景悦、万怡、沃洲三大酒店,以及海洋城、和悦广场、红星美凯龙三大商贸综合体新建上马,罗坑山森林公园、铜锣山生态园、梅溪湖民俗文化园的全面开建,无不是一个个大动作、大手笔……

  与此同时,旅游部门围绕“只有大吆喝,才有大市场”、“营销团队走进大城市,市场推介跳出长三角,广告宣传进驻中央台,网络营销走向全世界”等工作理念,厘清思路,转变工作重点,多方位增强营销力量,多渠道宣传新昌旅游,多角度包装旅游产品,多场合推介新昌旅游,多形式提升旅游形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整体上,市场工作有声有色,成效显著。

  从“心”出发,为“缘”而动。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新昌旅游”正在架设的,是一道“心之桥”、“缘之桥”!

  令人颤巍的“凌空栈道”,令人着迷的“石窟卧佛”,令人叹绝的“木化石林”,佛心广场、般若谷、栖光净院……一个个新景点的出现,新昌大佛寺还是人们曾经熟悉的那个大佛寺吗?

  一切都在悄然变化。这是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带来的一个巨变。

  拥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地质公园的新昌旅游,近几年,又将全国自驾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省十佳避暑胜地、省十大养生福地、省2014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等荣誉收归囊中。

  2013年以来,新昌旅游借着大力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东风,不断带给游客更多的惊喜与实惠!

  处处皆景、处处迷情的新昌,山有缘,佛有缘,心亦有缘。现在,刚刚荣膺“中国十大宜居县”之首的新昌,又向您道一声——

  “有缘新昌,来了就好!”


浙江日报 今日绍兴 00020 新昌旅游二次创业:全面开启“5A”模式 2015-08-21 浙江日报2015-08-2100023;浙江日报2015-08-2100007;浙江日报2015-08-2100008;浙江日报2015-08-2100010;浙江日报2015-08-2100011;浙江日报2015-08-2100015;浙江日报2015-08-2100016;浙江日报2015-08-2100017;浙江日报2015-08-2100018;浙江日报2015-08-2100020;浙江日报2015-08-2100022;浙江日报2015-08-2100014;浙江日报2015-08-2100030;浙江日报2015-08-2100021;浙江日报2015-08-2100009 2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