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新闻时评

监管利剑 安全之源

欲求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先塑造一个干净的监管

  王玉宝

  19日,中纪委网站通报,据驻环境保护部纪检组监察局消息,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距离环保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张力军被中纪委通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不到一个月。此前,18日下午,中纪委刚刚宣布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栋梁涉嫌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

  从杨栋梁到熊跃辉,从安监局到环保部,这些人物及其所在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身居监管重镇,手握监管重权。无论是环保,还是安监,都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喝的水是否安全,呼吸的空气是否清新,脚下的土壤是否有毒,离不开环境监管。危化物品是否存储安全,煤矿生产是否排除隐患,这些人命关天的大事,更离不开安监部门的严厉执法。如果这样的执法权限、监管利剑,掌握在一些心思不正、徇私枉法的人手里,那么,灾难是必然的,只是或早或迟而已。

  此前,中央巡视组在对环保部巡视之后,就直言不讳地指出,环保系统存在六大问题,包括环评技术服务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有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环境执法督查领域存在滥用权力现象等。由此,一个个来自监管部门的重量级官员,就涉嫌违纪违法接受调查,无疑极大地增强了公众对执法监管的信心和期待。

  近期,安全事故频发,刺痛人心。爆炸、滑坡、塌陷、沉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更有企业偷排偷放,屡禁不绝,不断污染我们身边的水和空气。这些事故,固然有偶然因素,有企业的道德和经营管理因素。但追根究底,总体而论,监管责任难辞其咎。从危化品仓库选址,到生产项目的规划和审批,再到污染企业环境评估,一些有悖法规、明目张胆的“放行”,就发生在监管者的眼皮底下。如此监管,岂能让人民群众放心?!

  安全的主心骨、中坚力量是什么?企业固然有依法经营责任,群众有监督举报责任,但分量最重的一块,仍然是代表政府履行职责的监管部门。只有监管强大了,企业才可能老老实实、遵纪守法,老百姓才有信心监督举报。在食品安全方面,有食药监部门;在环境安全方面有环保部门;在生产安全方面有安监部门。这些部门肩负重任,但正是责任重大,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公关”对象。如果自身不硬,在“公关”面前失守,就会从不法行为的监管者变成放行者,从人民群众的安全卫士变成安全系统最大的隐患。

  还人民群众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首先要肃清安全的源头,还一个干净的监管。如果每次生产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件、环保突发事件之后,只是抓几名小摊小贩,抓几名企业主管,不追究背后的监管渎职失职问题,不深察其中是否存在权钱交易,那么,真正的安全就永远可望而不可及。20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天津事故汇报,提出彻查事故责任、严肃追责,不论涉及到谁都一查到底。这无疑增强公众对监管净化的信心。

  ■我来打酱油

  @kellykeron:监管是安全的“良心”。若监管不力,安全就如一位心力衰竭的病人,随时会倒下!监管官员屡出问题,说明“良心”已经变成“坏心”,倘若不开刀疗伤,安全只能是镜花水月。监管必须强壮起来,安全才能跑得更快,群众才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薛智之0616:重量级的官员,担负着重量级的职责,特别是分管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的职能单位,对自身的要求应当更加严格,对廉洁自律要有更高的标准。任何的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都可能最终导致人祸的发生。

  @怕羞的影子:法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监管孱弱的根本原因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部门俨然把权力当成了利益创收的后花园。安全监管机构作为执法部门,必须带头遵法守法,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惩处失职、渎职,对违法行为依法惩处,才能捍卫法律尊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生活不是买卖:监管部门官员出问题,一个是偶然,但现在是一个接一个,值得反思!至少说明,如今的体制不完善,无法给监管部门足够的压力和震慑,从而“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务之急,必须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管理,确保监管队伍的纯洁,打铁还需自身硬。


浙江日报 新闻时评 00003 监管利剑 安全之源 2015-08-21 3986949 2 2015年08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