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党建

嘉兴“红船宣讲团”走进千家万户——

和风细语润心田

  本报讯(记者 李茸 见习记者 张煜) 这场报告很精彩,我们听了很受启发。近日,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一间能容纳3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嘉兴学院赵金飞教授做了一场主题为“弘扬红船精神,争做时代先锋”的报告,师生们纷纷点赞。

  赵金飞的另一个身份,是嘉兴市“红船宣讲团”的成员。在党的诞生地——嘉兴,活跃着一支以市委主要负责人、市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组成的理论宣讲队伍。他们以 “红船宣讲团”为中心,发挥部门特色,组建“红色论坛”宣讲团、“中国梦想·法治嘉兴”宣讲团、“党史宣讲团”、道德讲堂宣讲团,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构建起立体化、多角度、渠道广的理论宣讲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政策落地生根,进入千家万户。

  张莺是桐乡市高桥镇永安村的驻村干部。晚6时多,饭点刚过,她就熟门熟路走进村民朱大爷的家,和他热聊起建设“美丽幸福新桐乡”的话题。桐乡结合“进百村驻千家联万户”实践活动,组织全市168名机关年轻干部建立“驻村干部宣讲团”,利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契机,把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暖流浇灌进农民的心田。

  除市本级,嘉兴广泛发动挖掘基层、草根力量,培养民间理论宣讲人才,发挥道德模范、老党员老干部、中学政治教师、农村文化专管员、优秀企业管理者等作用,组建多支基层宣讲团队。今年89岁的陈钦甫,是南湖区“三团一微”宣讲团成员之一。他曾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多年来自掏资料费、打印费、车旅费,共开展1400场的红色宣讲,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我们有义务修路人姚海观,有带动乡邻致富的马小星……”近日,秀洲区洪合镇建北村大学生村官马水明利用村广播,历数村里近年来涌现的“民星”事迹。马水明是秀洲区洪合镇“小喇叭”宣讲队的成员。这支以各村大学生村官及后备干部为主组成的宣讲队,通过积极挖掘身边典型,将政策宣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中心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得到村民广泛认同。

  在中小学校突出德育主题,针对新居民群体突出宣讲劳动保障、就业信息,在农家突出美丽乡村建设、惠民政策等;在企业突出社会责任、爱岗敬业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突出楼道文化建设、邻里文明等内容……“红船宣讲团”拟定个性化菜单,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开展宣讲。近日,在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文化礼堂内,一台小品《小蝌蚪找妈妈》,反映治水前后河道的变化,让村民看得津津有味。“这样的宣讲形式真好,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五水共治’带来的好处。”村民吴全恩说。

  与此同时,嘉兴市还广泛利用微信、微博、手机报等新媒体,开展“微宣传”,以“微观点”、“微视频”、“微课堂”等形式对政策理论进行浅显生动的讲解。开展“乐”传播,组织村哥村嫂文艺队、主题文艺巡演、民星大舞台等,将当前重点工作、政策宣传融入歌舞、戏曲、小品等形式。开展“土”宣讲,运用农村文化礼堂、基层党校、文化茶馆等平台,以方言读报、“闲话家常”、“土话党课”等形式解读,用身边人、身边事紧贴群众生活实际开展宣传。

  截至目前,嘉兴市共开展宣讲活动2999场次,参与群众61.6万人次,其中理论宣讲进农村文化礼堂2319场、18.3万人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98600份,举办各类文艺演出500余场。


浙江日报 党建 00004 和风细语润心田 2015-08-20 3984125 2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