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不只是乡愁
江晨
“集合所有会中文的人,我们的翻译有点力不从心”、“这是一种非常生僻的方言,叫温州话”……近日,随着美剧《盲点》的热播,难懂的温州话着实火爆了一把。剧中,它成功难倒FBI,成为美国人心中难以破译的语言。
这不禁让笔者联想到采访中曾听到的另外几则趣事——上世纪40年代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机智地运用江山话、温州话等方言进行电话、步话机或电报联系,搞得“鬼子”无法破译,最终赢得谍报通讯的决定性胜利。而在现今海外,国人凭借一口流利的温州话,很容易就能在华人华侨圈募集到做生意的第一笔启动资金,走投无路时甚至还能有口免费饭吃。
方言,既是萦绕在人们心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乡愁,更是破译地域文化基因的独特密码。它承载着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例如地方戏、评弹、道情多用方言演唱表达。留住方言,就是留住文化与历史。
但在我们的身边,不时听到关于方言正面临衰落、遗忘乃至消失的感慨。
无论城市或乡村,从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要求小朋友讲普通话。现在,6岁以下的儿童几乎不能说方言,甚至连听懂也困难;6岁到15岁的少年,大体可以听懂方言,但基本不说;15岁以上的青年,方言说得不地道,早已没有“土味”。方言萎缩速度加快,保护的形势也更为严峻。
方言的存在和发展为何出问题?绍兴人六小龄童曾说,他的伯父七龄童、父亲六龄童主演的绍剧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推出后,浙江人津津乐道、喜闻乐见,但到北方演出时却遭遇尴尬,北方人听不懂浙江话,于是重新录制浙普版,北方人能听懂,却失去绍剧原有的味道。
面对全球化的大时代,方言本身在交流、沟通和传播等方面的作用,确实在弱化。事实上,不管过去现在或将来,方言被通用语言所替代,始终是语言发展演变的必然规律。那么,为何我们还要为此纠结?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对方言式微的担忧,折射出国人的文化焦虑。
但其实,我们也应欣喜地看到,网络社交平台和媒体正涌起一波波“玩转”方言的热潮:微信里,一篇篇“某某地区方言六级考试”的帖子频繁刷屏;手机上,一段段网友自发用方言配音的“汤姆猫”视频被疯转;电视中,方言听写大赛方兴未艾……还有的地方通过试点“方言进校园”“方言报站”等方式探索方言的延续。
变化是语言的本质,不变的是人们对文化的薪火相传。回到文章的开头,冷不丁想起老鼠学会“汪汪”吓退猫咪的笑话,可不,多学好一门语言,不仅能击退敌人,还多拥有了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