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余姚白鹤桥自然村一河道沦为垃圾场

黑臭河边,白鹤怎起舞

  本报余姚8月18日电

  记者 裘一佼 江晨

  近日,余姚的一位读者给本报发来文字和图片:陆埠镇南雷村白鹤桥自然村的一条小河里垃圾成堆,村民生活污水因为没有截污纳管,全都排入河中。今天,记者前往实地调查,发现河岸边和水面上,的确漂浮着不少生活垃圾,河水发绿、发黑,闷热的夏季,阵阵臭味扑鼻而来,让人禁不住捂住口鼻。

  村庄超载

  河道不堪重负

  白鹤桥,听上去是个很美的地方。站在村里向南望,就是四明山。

  可是,白鹤桥却有一道“伤疤”——贯穿整村的一条近300米的小河,是白鹤桥人都避之不及的黑臭河,路经河边时,村民都要走得远远的。

  20多年前的小河,并不是这样。在村民张先生的记忆里,这条无名的小河是夏季村民纳凉的好去处,孩子们在水里嬉戏,大人们在岸边闲聊,乡村生活的惬意,随着小河慢慢流淌。

  如今,静谧的村庄已经生长出近百家加工汽摩配件的家庭作坊,原本只有近千人的白鹤桥,如今外来务工者已经超过了两千人,村民告诉记者,曾有一户人家住着18户租客。

  人口的急剧增加,让白鹤桥严重“超载”。当地的生活污水还没有截污纳管,只能排向小河。如果遇到下雨,堆放在厂房外的边角料还会产生铁屑锈水,随着雨水也全部流入小河。

  一条小河,载不动那么多废水,它随着村庄的变迁逐渐改变面貌。

  记者沿着河道两岸走,试图找到上游的来水处,但却被河道上搭建出来的建筑挡住了去路。一位年纪稍长的村民告诉我们,这条小河曾经连接着一大片农田和姚江,如今,农田没有了,小河也就成了一片死水。

  近300米的河道,不管是河岸边还是水面上,都能见到垃圾,但在村里,我们见得最多的告示牌,就是“禁止在河道内乱倒垃圾”。

  “这样的河,怎么对得住白鹤桥这么美的名字?”张先生一直在反问,家乡的小河,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千头万绪

  哪里是突破口

  “别说是白鹤了,就算是鸭子能在这条河里游,就已经是奇迹了。”说起这条河,南雷村村主任陆全民一脸无奈,“这也是村里最头疼的事。”

  在陆全民看来,小河变黑变臭,主要是因为没有上游的活水。以前,白鹤村村民都种田,这条河道就是灌溉系统的一部分,水从姚江来,流经农田后,就从河道返回姚江。

  “虽然现在村民富起来了,但河道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功能,倒像是一个村里的垃圾场。”陆全民说,“村民也常常抱怨这条黑臭河,可是大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就算没有上游活水来,但河道里的垃圾还是人为丢弃的,这难道也没有办法吗?陆全民解释,村里配备了保洁员,但1个保洁员每天要负责4个自然村的卫生,常常顾不过来,村里又因为财力所限,无法为每个自然村聘请保洁员或是聘请专门的保洁公司。

  陆全民告诉记者,周边有几个自然村里,也有像白鹤村这样的黑臭河,究其原因,一是没有上游活水,二是当地人口密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总量太大。

  难道这些问题都只能因为客观原因而坐视不管吗?据了解,村里每年都会进行河道清淤,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污水、垃圾有时会顺着雨水汇入姚江,村里的河道干净了,却加重了下游的污染。

  “目前,镇里正在分片进行生活、生产污水截污纳管,这也许是我们告别黑臭河的一线希望。”陆全民说。

  ■ 手记

小村治水,走出无解

  裘一佼

  告别农耕的村庄,原本一条用作灌溉的河道,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变成了村民们都嫌弃的一潭死水。

  其实,家乡的小河未曾改变,变的只是看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以前,它维系着田野的丰收,是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来,我们热切拥抱着工业化时代,却与它渐行渐远,让它接纳了所有我们不想看到的东西。

  白鹤桥村村主任说,治水那么难。其实,那是因为岸边的人,已经没有与这条河一起生长,没有与这条河紧紧相连。

  如何重建人与水相依相偎的亲密感?如何塑造人与水相伴相生的共同体?那是小村治水外,一个更大的命题。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黑臭河边,白鹤怎起舞 2015-08-19 浙江日报2015-08-1900007;浙江日报2015-08-1900009;浙江日报2015-08-1900010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