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中小企业之窗

目前,为保持全省融资性担保行业平稳发展,我省着力探索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本期《中小企业之窗》刊发行业监管部门省经信委有关创新工作举措,并遴选介绍5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适应新常态,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做好融资担保服务的做法和经验。

四管齐下 扶持发展

我省探索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本报记者 施翼 通讯员 易小翔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强有力的干预。《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指出,“融资担保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作用。”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我省局部地区和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担保链风险,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缺乏专业的融资担保服务,迫使企业间互联互保;在风险发生后,融资性担保机构实力不足,又无法承担起切断“担保链”的重担。

  从省外经验看,安徽省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性担保机构,2014年实现担保1583亿元,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同比增长14%;天津市设立60亿元“小微贷”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信贷1557亿元。从省内情况看,在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县(市、区),企业之间互保的比重就比较低,受“两链”风险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是破解担保瓶颈,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迫切需要。

  担保服务资源

  迫切需要加强整合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总额逐年下降,2014年底全省融资性担保余额791亿元,同比下降12.7%,较2011年最高峰下降23.3%。融资担保行业不景气的直接原因是经济环境变化造成的业务风险增加,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省融资性担保机构“低、小、散”问题较为突出。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平均注册资金6322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注册资金5000万元以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319家,占比65.2%。

  同时,融资担保业务较为分散,年担保额10亿元以上的只有7家。且各地融资性担保机构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全省统一的体系,与银行合作不对等、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我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遭遇发展瓶颈,迫切需要由政府牵头,整合分散的融资担保资源,建立起覆盖多数小微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据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财政出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已达108家,注册资金合计97.44亿元,共为11034户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提供融资性担保贷款,占其融资性担保贷款总户数的99.11%;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贷款余额为154亿元,占其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77.84%。其中,按照推进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全省各级政府组建涉农融资性担保机构44家,注册资金14.6亿元,基本实现了对全省的融资担保服务辐射。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在服务小微企业融资中的扶持作用,全省各级政府积极出资参股、控股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或对现有机构增资扩股、增强实力。2014年至今,各地政府共新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4家,注册资金6.6亿元;11家机构增资扩股,新增资本金2.31亿元;重组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涉及资金4.65亿元,国有担保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

  强管减量提质

  推动担保服务小微

  与此同时,为推动融资担保体系建设,2011年省政府出资10亿元建立省级再担保公司,嘉兴市、绍兴市、萧山区也都建立了区域性专业化的再担保机构,对再担保业务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促进了地区融资担保业务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再担保责任余额67亿元。为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支小扶农,各级政府设立风险补助专项资金,最近一批我省共有5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中央财政担保专项补助,补助总额达1.061亿元,获补助机构数量和金额均居全国第一位;省、市、县三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9亿元,用于小微企业担保业务风险补偿。2009年以来,共有130家次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3年营业税减免资格,已累计减免营业税1.3亿元,占净利润比达到41.66%。

  值得一提的是,在《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后,为进一步强化担保服务小微企业的作用,我省随即先后制定了《浙江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责任、强化合规、加强监管。逐步完善了省、市、县层层审核的担保设立和事项变更审批等各项制度;升级完善浙江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信息系统,丰富非现场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现场检查、担保许可证年审、重大事项变更、新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的风险。在监管实践中,不断优化行业结构,至今年6月,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数量较2011年底减少了24.5%。

  针对小微企业大都缺乏完整的抵质押物,提供反担保困难的问题,我省创新抵质押登记服务,利用股权质押、不动产余值抵押等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抵押难题。部分地区为涉农融资性担保机构创新业务开展登记服务,以应收款质押、林权抵押、库存原材料抵押、股权质押等方式丰富了“三农”融资手段。

  例如,为更好地推动农林资源和金融资源结合,浙江信林担保有限公司积极推动建设大宗农林产品现货电子交易平台,为广大农林企业提供现货电子交易、融资、信息及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规避农林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形成“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三流合一,有效缓解农林企业的融资难题。

  四管齐下扶持

  融资担保行业发展

  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加,融资性担保机构直接受到冲击,代偿额逐渐上升,担保总额逐年下降。为贯彻国务院扶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切实做好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服务,目前我省正在着力推动四方面工作:一是出台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意见;二是成立一定规模的省级担保公司。省级拟组建一家注册资本金规模在30亿元以上的融资担保公司,在顶层制度设计时制定合理的机制,在保证国有资本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管理团队和银行、市县级融资担保机构、企业等各方参与者的积极性;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的风险补偿力度;四是创新小微企业信用征集机制,探索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浙江日报 中小企业之窗 00011 四管齐下 扶持发展 2015-08-19 3984279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