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天下·看时事

抗战老兵姜立诚:

坚信抗战终会胜利

  新华社长沙8月17日电 (记者 周勉) 77年前,只有15岁的姜立诚在湖南宁乡参军抗日。尽管作为一名文职军官并未亲临一线杀敌,但在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期间负责战报汇总、文件转移的姜立诚,从未动摇过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姜立诚8岁时,父亲过世母亲改嫁,靠在宁乡县城当学徒过日。1938年,日军飞机多次轰炸宁乡,县城残桓断壁,百姓流离失所。年幼的姜立诚毫不犹豫报名参军。

  “我一个细伢子(小娃娃),那时已经没了去处,只有抗日打鬼子。这不仅是我个人唯一的出路,也是整个国家唯一的出路。”姜立诚回忆说,3个月时间,宁乡县就有1000多人报名参军。

  第二年,姜立诚被编入第九战区司令部副官处从事后勤事务。那时身高只有1米5,体重不到90斤的他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不仅要和同事负责数十台车辆的调度和加油,还要把上百斤一个的油桶码放整齐,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休息。

  “司机们看我小,加油的时候不仅都来帮我,还叮嘱我物资吃紧,不能浪费1滴油。”姜立诚回忆说,“那时薛岳将军每周都要给我们训话。我印象很深的一句是‘大家是来抗日的,不是来升官发财的,是来救国的,不是来吃白饭的。’”

  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姜立诚受命由长沙走水路转移档案文件至茶陵县,八九条小船,姜立诚来来回回跟着走了10多天。“那个时候对死根本就没有概念,唯一的想法就是完成任务,安全到达。”

  姜立诚后来调入参谋处第二科服役,其间正是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衡阳会战之时。“每一次打仗,我都在司令部里负责文书收发,包括即时战报、军队调动,敌我损失情况等我都了如指掌。”姜立诚说。

  “闻胜不骄,闻败不馁。”当记者询问如此了解每一场战役的输赢是否会引起心理波动时,姜立诚这样回答:“我们负责战报收发的每个人,都是紧张仔细汇总情况,从来不流露自己的情绪,但每个人心里都坚信抗战最终会胜利。”

  这种从未动摇的信心和决心,来源于姜立诚真切感受到的中国军人的气节。“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时候,负责守长沙的第十军,将士个个于战前预立遗嘱。预十师第28团官兵,跟日本人肉搏拉锯10余次,最终只有50多人活下来。”姜立诚回忆。

  如今,92岁高龄的姜立诚老人在湖南益阳农村安享晚年。他说自己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在有生之年,与当年的同胞再忆往昔。几天前,姜立诚刚刚写下一副对联缅怀那些捐躯的战友:“七七年前精忠报国殉难长沙,英名典范九泉瞑目君已无憾”。


浙江日报 天下·看时事 00007 坚信抗战终会胜利 2015-08-18 3983828 2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