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要闻

岱山公厕革命赢得百姓点赞

精致县城,从如厕开始

  记者 林上军

  通讯员 傅元元 董海梅

  三星、四星、五星,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打造,截至目前,舟山岱山县城的37座公厕都进入了“星级”行列。

  作为一座年接待游客量达300多万人次、常住居民达6.5万人的海岛县城,自去年以来,岱山县把公厕建设管理作为推进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突破口,作为提升城区品位、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民生实事来抓,使得当地蓬勃发展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又添加了“厕”要素。公厕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城区角落,如今成为岱山打造精致县城的一大亮点。

  回应群众呼声

  公厕革命开启

  去年3月17日,网友“琪琪爱八卦”向岱山论坛发帖反映:周末和朋友去安澜路逛街,内急想上厕所,一直从滨港路这头走到五岔路口,却没找到公共厕所,沿路也没有看到明显的公共厕所指示牌,最后只能在商家店里解决,实在很不方便。

  这一帖子在第一时间被反馈至岱山县主要领导的案头,经批示转到县住建局。

  “作为县政府年度为民十大实事之一,其实我们从去年2月开始就着手提升城区公厕品位、改善居民如厕环境。”县住建局办公室副主任沈保华说,近年来,岱山一直在努力打造精致县城、美丽县城,争取实现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结合岱山实际,体现“小中见大、小中显美、小中求特。”公厕改造事关民生、旅游,花小钱,出亮点,能快速有效提升城区品位。网友的反映和诉求,无疑加快了这场“公厕革命”的进程。

  改造前,岱山县城公厕数量虽符合“每平方公里3座至5座”的硬性标准规定,然而软环境方面有诸多不足:普遍陈旧、有异味、便器有损坏,而且面积较小,有的还较脏,导引牌也不易识别。经过一番摸底,县城公厕新建改建工程随之展开。

  吸引群众参与

  公厕建设有品

  新建3座、改建10座,其余24座进行粉刷、修葺。这就是岱山县城花一年时间改造公厕的成绩单。

  8月14日上午,在岱山高亭滨港路,记者看到一座面积约30平方米的绿色环保型移动公厕。“它由轻质铝塑材料制成,当时用集装箱卡车从上海装过来,顶部和整体稍一拼接就成。”岱山县环卫处党支部书记沈志波介绍,岱山主要旅游点高亭夜排档原先流动厕所面积小、蹲位少,现在换成这样的新型厕所,当地居民和游客一致叫好,夜排档周边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长剑大道的一座高星级公厕旁,此公厕掩隐于一排靠海的景观绿化带,鲜艳的夹竹桃花盛开公厕两侧。

  进入这座150平方米大的公厕内,感觉就像到了五星级宾馆的洗手间,每个空间洁净铮亮,进门左侧的方形玻璃镜对应的五个洗手槽旁边,放置3盆绿色植物,其中一只洗手槽配有残疾人使用设施,整座厕所几乎没有异味。

  绕到公厕侧面,踏上几级台阶,是一片用木板铺起来的约600平方米的海景观光平台。公厕管理员竺女士告诉记者,这里因为靠近灯塔博物馆、体育馆,而且附近晚间锻炼人员有一定数量,所以进出人流不少。就在3天前,两对来自南京的中年夫妇,不但赞扬岱山的厕所整洁、上档次,晚上还在厕所后面观海平台搭帐篷露营。

  “这座公厕改造前,我们还专门征求网民意见,设计的四种厕所造型在‘岱山论坛’亮相,把决定权交给群众。”沈志波说,而原先网友反映的高亭安澜路如厕标识牌不明显问题也已解决。记者一路过去发现,在安澜路、蓬莱路、沿港中路等城区主要道路,已增设、更新10余块公厕导向牌,有的“内厕外用”牌上还写明开放时间。

  由于部分老城区建筑较为密集,几乎没有扩建改造余地,岱山住建局与沿路一些单位协调,使得蓬莱商都、市场局等7家单位内厕对外开放,有效缓解公厕需求压力。

  接受群众监督

  公厕管理有道

  这场“轰轰烈烈”的“公厕革命”,历时近一年,总投资近300万元,可以说是真正的小投入,却让岱山成为舟山地区如厕环境最好的县城之一。

  完成县城所有公厕硬件改造,仅仅是岱山“公厕革命”第一步。目前,城区26座管理公厕做到24小时开放、16小时专人保洁;11座非管理公厕由5名保洁员负责每天8小时巡回保洁。通过征求公厕周围群众的满意度,根据保洁质量、服务态度、在岗情况等进行星级化考核,每季度评出两座得分最高的五星级公厕,公厕管理员在“学、比、赶、超”中激发工作责任感、积极性。

  今年以来,岱山“公厕文化”风景线开始向乡村延伸。8月14日上午,记者在岱山东沙古镇看到,这里的两座新建、5座改建公厕正进行中,预计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建设完毕,以迎接参加首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客人的到来。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3 精致县城,从如厕开始 2015-08-18 浙江日报2015-08-1800007 2 2015年08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