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要闻

连接一座山乡古镇的前世今生

鄣吴竹扇,山村风雅事

  本报记者 江帆

  县委报道组 陈毛应

  制扇,自古就是“百工”之一,分平扇和折扇两大类。折扇一般用竹木做扇骨,宣纸做扇面,讲究一点的还会在扇骨上雕刻花纹、在扇面上提诗作画。

  安吉古镇鄣吴,便是折扇之乡。从北宋末年开始,出入文人墨客怀袖间的鄣吴竹扇,从这里诞生。如今,这个沉睡在山野竹林间的古镇,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竹扇出产地,还是日本、韩国最大的竹扇供应区。每年出产竹扇3000万把,产值超2亿元。

  900多年来,清冽的金鸡溪日日从镇中穿过,和这里遮天蔽日的竹林一起,静默地记录着鄣吴竹扇的故事。

  老工匠,复苏断代技艺

  鄣吴竹扇的苏醒,是从今年63岁的当地人胡六合开始的。

  自上世纪初叶以来,一度兴旺的鄣吴竹扇曾出现过30多年的断代。在胡六合的记忆里,那时候,家里墙上挂着的不是照片、不是书画,而是一串竹扇,“几乎每户人家家里都有几把老扇子,但就是没有人在做扇子。”

  胡六合20岁时,鄣吴出土了艺术大师吴昌硕制作的扇面,有诗有画的扇面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复活家乡古扇的愿望。他再也按捺不住,当即回家收拾包裹,辗转苏州、杭州、南京,花费两年时间,把江南最好的制扇工艺重新带回了鄣吴。

  从1972年起,胡六合前前后后在鄣吴收了65个徒弟,对每个徒弟都不厌其烦地从头开始教授制扇技艺。

  做一把鄣吴竹扇工艺流程复杂,光原材料准备就需要经过砍竹、锯竹、破边、冲边、水煮、扎篾、打眼、选边、刨皮、对号和打磨11个步骤,而后才是扇骨和扇面的制作,等到扇面和扇骨都制作完成后,将两者组合装配,还需要经过50余道工序。制作一把纯手工的鄣吴竹扇前后有108个步骤,一位老师傅需要整整一个星期才可以完成。

  从胡六合开始,鄣吴镇人才又渐渐开始了“白天扛锄头,晚上做竹扇”的日子。

  “扇二代”,接续父辈之业

  胡六合的儿子胡新华今年36岁。这位“扇二代”说:“别的孩子学数学从数牙签、数石子开始,我从算一根竹子能做多少扇子开始。一根竹子有10节可以拿来制扇,一节竹子可以做5把扇子。”

  2005年,鄣吴竹扇误打误撞试水“电商”。还在读大二的胡新华,把家里外贸订单留下的存货拿到网上去售卖,一个星期就赚足了下学期的学费。于是他和弟弟胡新龙一起,在淘宝上进行竹扇销售。大学毕业,靠着网络销售竹扇,两兄弟在杭州买下了4套房子。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鄣吴竹扇被选定为奥运会指定产品,20万把工艺扇、2500把高档乌木、小叶紫檀纸扇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现场,向世界展示了江南竹扇的万千风情。也是那一年,胡新华告别了鄣吴竹扇,远赴德国求学。

  毕业后,他在德国一家航空公司做市场推广,但心里始终牵挂家乡的竹扇。在做了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胡新华坚定地相信,竹扇在亚洲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且市场存在品牌上的空白,毅然决定回国。归国前夜,他对父亲说:“我现在要做的,对鄣吴竹扇而言,和你20岁时候做的事一样重要。”

  当年复苏鄣吴竹扇的第一批制扇人如今陆续老去,他们的孩子成了在鄣吴长起来的第一批“扇二代”。这批“扇二代”有的走出了鄣吴,活跃在别的领域;更多的则像胡新华一样,在外面转了一圈,发现自己最放不下的,始终是鄣吴的这把竹扇子。

  谋突破,打造竹扇品牌

  3年前,刚调来鄣吴镇政府工作的陈学兴有两个惊叹:一叹鄣吴镇古木参天、遮天蔽日,真当是世外桃源;二叹鄣吴的“全民竹扇加工”,污水乱排、杂乱无章。

  “任何产业这么发展,都是一条死路。何况,竹扇还是风雅的文化产业。”在陈学兴的坚持之下,鄣吴镇去年关停了21家小型竹扇加工厂,并对30多家企业提出整改意见。镇上所有制扇企业的污染工序都被纳入集中处理,水资源长期保持在Ⅱ类标准以上。

  陈学兴的发展理念和胡新华不谋而合。在两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鄣吴镇第一幢竹扇企业标准厂房于去年兴建起来。这幢2000平方米的3层厂房里,胡新华新添置的激光切割机、自动打磨机等设备,可以减少竹扇人工生产过程中十分之一的原料损耗。

  “竹扇制作一些人工程序是机器代替不了的,但部分可以通过机器,达到资源损耗上的降低。”胡新华苦苦思索过,该在技术改进和保留传统之间,怎样达到平衡点。

  “嘉兴粽子、金华火腿、慈溪杨梅……这些都是在地区集聚发展后形成的地域品牌效应,鄣吴竹扇也要走这条路。”陈学兴对“鄣吴竹扇”有着执着的坚持,要把它经营成一个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响的名号,他还把公司的名字取做了“六合”。

  漫步在吴昌硕故居所在的一条老街上,可见故居斜对面的竹扇博物馆,收藏着鄣吴竹扇的前世今生。沿街的一家家手工制扇店铺内,经常可见有店主临窗而坐,或拿着锉刀制作扇骨,或提着画笔临摹扇面,专注而沉静。这里远眺,依稀可以看到胡新华的那幢3层厂房。

  这新旧之间的碰撞,恰如其分地诉说着那些与鄣吴竹扇有关的风雅故事。

【制扇者言】

  鄣吴竹扇,108道工序,道道都是智慧的结晶。时代变迁中,鄣吴竹扇和一代代制扇人一起,几经兴衰变化,精进的是工艺,拓展的是市场,亘古不变的则是小镇匠人的情怀。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4 鄣吴竹扇,山村风雅事 2015-08-17 3966252 2 2015年08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