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文体

全国名老中医陆拯从医61年

尽心施仁术 诚意耕杏林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王孙雷

  “陆老,您给看看,孩子这是怎么了?”一大早,从诸暨赶到杭州省立同德医院的赵阿伯带着曾孙走进诊室,和陆拯打招呼。一番望闻问切,陆拯告诉赵阿伯,孩子只是积食不化,回去吃点消食的药就行。

  “陆老看了,我就放心了。”赵阿伯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就在陆拯这里看病。几十年过去了,赵家人一直找陆老看病,如今已经是第四代人了。

  “杭州的何老太太有个曾外孙女,湖州的老陆有个曾孙……” 作为从医61年、早已闻名业界的全国名老中医,陆拯扳着指头,仍能细细说出他看过的病人情况。像赵阿伯一样,陆拯看过的病人很多都是一家几代人,很多人都已经成了老朋友。

  在同德医院的众多专家门诊中,陆拯的人气总是异常火爆。如今,陆老今年已经79岁高龄,仍然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一、周五上午,周三下午的3次门诊从不间断,平均每次门诊量在30至50人次。由于门诊量大,他下午的门诊往往要延至晚上七八点。虽然是全国名老中医,但陆老的诊疗费长期按普通专家号,直到近几年才有所提高。同时,他总是为患者着想,从不开大方、贵方。

  尽管看病的人多,但陆拯对每位患者起码有15分钟的问诊时间。在他看来,看病不是简单开个药,绝不能应付两三分钟就打发了,望、闻、问、切、医嘱等样样要耐心、细心,对每个病人都要负责。

  除了高尚的医德,让患者称道的还有陆拯高超的医术。

  一位病人常年受顽固性失眠困扰,常规的治疗手段是“重镇安神”的药物。但出乎常理的是,陆拯给患者开出的是具有升发作用的“升药”、“风药”。复发性口腔溃疡,嗓子火辣辣地疼,一般处理应该降火。但令人匪夷所思,陆拯给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壮火!

  尽管总是“不按套路出牌”,但经过他的治疗,这些按“常理”治疗不见效果的患者,都摆脱了病痛的折磨。

  能够如此看病开药,得益于陆拯提出的“天癸病四至辨证法”。陆拯认为,天癸不仅是人体内掌控生殖的物质,还和人体的各个系统乃至生老病死密切相关。天癸旺盛,身体就会强壮;天癸虚少,人就会虚弱。因此,运用天癸理论,就可以辨别很多疑难病症,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通过不断临床论证和积累,陆拯完善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诊疗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他通晓中医内科、妇科和儿科,擅长治疗脾胃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脑血管病、肝胆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顽固性口腔溃疡、恶性肿瘤术后、癫痫、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其他疑难杂症,备受患者信赖和赞誉。

  名老中医的业余生活是怎么度过的?不少人都觉得好奇。“看病之外,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教学、钻研,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陆拯的学生陈明显博士说,老师的业余时间全都献给了中医药,60年如一日。陆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在长期诊疗实践的基础上屡创新说,先后阐释了中医毒理学说、天癸学说、脾胃学说、气病学说、症状辨治学说、中药生制异用理论等,形成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学术思想。他先后出版了《毒证论》《天癸病论与临床》《脾胃明理论》等学术专著30多部。其中,历时20年编撰完成的首部中医大型断代丛书《近代中医珍本集》,对近代中医学术著作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整理,然后汇编成14大分册,使近代中医学术有了一个清晰的概貌。同时他先后编撰了《本草全录》《中药必读丛书》《本草珍本集》等,全面总结我国的本草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陆拯的带领下,还形成了以其姓氏命名的“陆氏内科”。这个汇聚了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的科室,系统总结陆拯的经验和学术思想,运用于疑难杂症,临床疗效突出。

  学为人师,行为人师,让陆拯的学生们敬佩的不仅仅是老师医术精湛、学养丰厚,更在于他淡泊名利、甘于清苦的古风。几十年来,陆老谢绝了外界各种高薪邀约,坚持只在本单位坐诊。如今,他教出的很多学生都成了中医界独当一面的杰出人才,但正如李亚平主任中医师所说:“我们要跟老师学习的还有很多。”


浙江日报 文体 00016 尽心施仁术 诚意耕杏林 2015-08-14 3967743 2 2015年08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