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杭州河坊街的北方吹糖人鲁立清
民俗记忆 吹进糖里
见习记者 周洲
记者 毛珺 通讯员 徐小红
在杭州,有这样一位民间艺人:吹着糖,从北方一直走到江南,甚至还走到国外,最后把杭州作为沉淀技艺的地方。早在1995年,他就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1997年,出访文莱,给苏丹国王现场表演;1999年参加首届香港花灯庙会。如今,他把传承民间艺术视为事业的全部。他就是杭州的民间艺人鲁立清。
情定美丽杭城
吹糖人,曾经是北方人过年过节时的一道独特风景。一块方糖,加热成糊后,反复拿捏、徐徐运气,一群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就出现在眼前。在杭州的河坊街,如果你碰巧撞见一位老艺人,穿着灰大褂,挑着木箱子,带着剔透玲珑的糖人走街串巷。那人,一定是“糖人鲁”。
鲁立清初识吹糖,还得从河北老家邻居的彩电说起。1981年春节,电视上正播着“河北民间技艺大奖赛”,一位老先生像变戏法似的,把一块糖吹成一只大公鸡,18岁的鲁立清顿时“一眼定情”,萌发学吹糖的念想。
几经辗转,鲁立清终于打听到糖人师傅住址,几番登门后,终于打动70多岁的老先生——西泊庄糖人艺术的第三代传人杨宝坤,向他拜师学艺。
谈起情定杭州,鲁立清直呼“缘份”。1999年,鲁立清跟随河北当地文化团,来杭州宋城参加例行表演,独特的吹糖技艺吸引大批观众驻足。就这样,鲁立清吹着糖留在了杭州。2004年,河坊街开街,鲁立清当选为河坊街民间艺人协会会长。此后,“糖人鲁”再也没有离开过杭州。
几十年过去,如今的吹糖技艺,电磁炉取代烟熏缭绕的木炭,工具箱改了又改,但鲁立清对吹糖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依旧如初。“原料只能是麦芽糖,不能掺杂,否则吹出来的糖人就不够红透、光亮。”老手艺人,仍有着一份倔强的坚持。
融入民俗文化
关于这项手艺魅力何在的问题,鲁立清至今都说不清道不明,只拿“有趣”两字简单回答。
也许只有亲眼看到吹糖的过程,才能领略其中的魅力:在滚烫的糖浆里,鲁立清用手揪出一团,揉成圆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在圆球上压一个深坑。随后,收紧坑的外口,迅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细度时,猛地折断糖棒。
此刻,糖棒就犹如一支细管。趁着糖块还没冷却变硬,用细管不停吹气,在鼓起的糖人身上捏出腿、脖子和脑袋,一只体态丰满的大公鸡呼之欲出。之后,拿红色和绿色的颜料一点,这只大公鸡就“活”了。整个制作过程,不到50秒。
鲁立清拿起竹签,把公鸡扎在展示台上。望着这只神气十足的大公鸡,鲁立清出了神:“一开始,师傅只是让我捏糖,培养对糖的感觉。”初学时,85℃的糖浆把鲁立清的手烫出满满的水泡,每次回家,父母都很心疼。然而,只有掌握糖块的柔软度,才能随心所欲地吹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如今,鲁立清已不满足于吹塑鸡、牛、羊这样简单造型的动物,他相信,薄薄的糖衣可以承载更多民间记忆。他把耳朵竖起来,开始用心聆听坊间声音:葫芦的谐音是“福禄”,鹤的谐音是“贺”,仙鹤背上添只葫芦,意为“贺送福禄”……
民俗文化成为鲁立清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20多年过去,鲁立清自己琢磨创作,能吹塑的造型,多得连自己也数不清。
留住童年记忆
时过境迁,吹糖早已不再是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更多的,承载着人们的童年回忆。
身为河坊街民间艺人协会会长的鲁立清,感觉到肩上的担子重了。他觉得,如果说老手艺是传统的记录者,老艺人就是不可复制的活化石。在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石板巷子里,怎能少了老艺人和老手艺的踪影?
河坊街,聚有40多位天南地北的民间艺人,刺绣、蛋雕、捏面人、剪纸、拉洋片,样样俱全。民间艺人们除了平时各自“蹲守”在河坊街一隅修炼手艺,还经常组团去授课。
这些年,鲁立清自己更没闲着,手把手带出15个徒弟,这些徒弟如今已走出浙江,走到山东、安徽等地。2014年,为鼓励文化传承和创新,他在家附近的梅花碑社区开办巧手工作室,进行公益展示和教学。
鲁立清的野心,不止于吹糖。他自学剪纸、面塑、皮影戏等,把出身剪纸工艺世家的老伴,一起拉到工作室,把剪纸、皮影戏等的表演与教学,带进学校和社区,让更多“00后”们感受到地道的民俗文化,“这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 链接
相传,吹糖人的祖师爷是刘伯温,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据说,朱元璋为保住自己的皇位,造“功臣阁”火烧功臣。侥幸逃脱的刘伯温,被挑糖担子的老人救下,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糖路上,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后做成糖人。这门手艺一传十、十传百,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