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基层党组织立规矩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记者 翁浩浩 通讯员 蔡一红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如果把基层党建比作大自然的花朵,那么规范化就是它的生长土壤。
有些农村党组织决策不民主、活动不经常、管理不规范、责任不到位等现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拦路虎”。针对这些现象,今年以来,江山市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动真格向“不守规矩”开刀,从组织运行、队伍建设、组织活动、服务内容、工作保障等方面,多维度提升规范化水平。
于是,在壮美奇幻的江郎山脚下,一段段动人的党建故事正不断上演。
把好方向盘——
村级运行正步走
走进贺村镇永兴坞村,村居别致,流水潺潺,而村务公开栏中一块“五议两公开”的回声板特别醒目。村干部说,如今,村里每月的重大事项都在这里公开,村民随时可以在回声板上写上自己的意见、建议。“记得村里新建文化礼堂,从设计图纸、工程招标到实施进度都实时公开,村民们参与热情很高,提出增加夜光照明、提升绿化等许多意见。村两委收集整理后,全部吸纳进文化礼堂施工方案。”村党支部书记缪顺朝说。
近3年来,永兴坞村新农村建设大踏步向前:投入1500余万元用于村庄整治、“五水共治”等项目。如何让资金使用更加规范,让群众更加放心?缪顺朝说,秘诀就是严格执行村级事务“五议两公开”。但凡村两委重大决策、重大事项、大额资金使用,都通过村党支部会议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决议、村民会议决议和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村民看得清楚、想得明白,全村人一条心、谋发展。
而今,像永兴坞村一样“讲规矩”的村庄在江山比比皆是。江山市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村级组织机构关系,确保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贺村镇耕读村,一部经历30余年并不断完善的“村里小宪法”,见证了村庄从“水泥村”,升级为知名休闲旅游村的跨越。
走进距江山市区约20公里的贺村镇耕读村,只见青山白云倒映碧绿湖水中,村主干道两旁树木郁郁葱葱,村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目前,村里有30余家农家乐,一个投资约8000万元的海棠湖休闲度假项目顺利推进。正是村规民约的有效引导,让全村上下齐心,共筑发展路。
“耕读村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从公德民俗、生态家园、平安建设、民主管理、土地管理及处罚条例等方面加强村级治理。”村党支部书记徐忠青说,近年来,耕读村特别把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严惩那些破坏环境行为,实现村与自然和谐发展。
不仅是耕读村,江山市292个行政村都对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进行了修订,重点融入“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内容,成为规范村党组织运行一项重要依据。
同时,江山市深化“第一书记”工作法,对倒排24个后进基层党组织重点开展“强村带弱村”共建工程。制定完善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确保“三项承诺”、“双述双评”、坐班轮班等制度落实到位。
打造生力军——
党员队伍勇争先
“为发展本村经济出谋献策,建议切实可行,效果较好的,一次奖5分;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接通知后未立即赶赴现场而故意躲避或临阵脱逃的,一次扣10分……”
在江山市凤林镇,一本《农村党员争先量化管理实施细则》成为农村党员干事创业的新标杆。实施细则把农村党员的基本义务细化为学习积分、实事积分、联户积分、奖励积分和惩罚积分5类,并将全体农村党员划分为外出务工型、在职务农型、无职务农型和老龄困难型4类,分类开展量化考核,作为表彰奖励和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
这是今年凤林镇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而出台的新举措,在江山市生猪养殖污染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中成效明显:全镇11名党员生猪养殖户全部按期完成关停拆除。
管“内”也要管“外”。而今,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难题正被破解。在塘源口乡,一个全新的“微支部”,将身处五湖四海的党员紧紧凝聚在一起。
塘源口乡是个山区乡,共有党员461人,其中外出流动党员132人。今年,塘源口乡党委依托微信,建立了一个集交流、问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微支部”。“我们长期在外,不了解家乡的变化,更谈不上为家乡做贡献。有了‘微支部’,让我们‘身在外、心在乡’的党员能充分行使应有的权利和履行义务。”在湖州工作的仓坂村外出党员谢玉萍说。
同时,针对一些地方由于党组织网格覆盖普遍过大、党员流动性强等实际,造成“三会一课”处于瘫痪状态的情况,江山市进一步严格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并结合实际创新QQ群、微信群等平台,让每名党员都过上正常的组织生活。
据统计,去年11月以来,江山市共处置不合格党员107人,其中劝退除名13人。去年,共落实基层党员关心关爱资金60余万元,解决党员实际困难334个。
激活一池水——
服务群众接地气
稳定的收入和安逸的生活,是花园岗村人的共同梦想。从2001年起,江山市原先的定村乡日西山村等55个村、100余户村民,组成下山移民合并新村——花园岗村。
搬出大山后,村民如何过上好日子?村党支部决定,除帮助村民到周边企业就业,更应鼓励村民自主创业。于是,村两委成立江郎山农家乐协会,采用“党支部+协会”的模式,6名党员以协会会员的身份带头经营农家乐。目前,协会已有16户农家乐,共150余人参与。村集体经济由建村初期的负债1.7万元,到去年收入近139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800元,到去年的15980元。
花园岗村党员干部带动村民致富的场景,是江山市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的一个缩影——通过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争先,让基层党建处处有了闪光点。
而今,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低保五保等困难群众,在外乡贤、种养大户等特色群体,信访维稳、“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涉及人群,都成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重点服务对象。
不仅是农村党员干部,江山市各级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助推村级党组织服务经济和民生。新塘边镇干部周雪琴在走访爱丰村时,得知墩头山自然村女村民杨某25年的“黑户”困境。周雪琴当天就联系当地派出所民警,弄清她的身世和办理户籍相关程序,最终帮她办好手续,只等杨某回云南老家便可恢复身份。
江山市还在市级领导、机关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4个层面开展基层“走亲连心”活动,推广“换岗体验、蹲点体察”、“联组包户”等特色做法,着力在源头发现一批问题、解决一批矛盾。今年以来,基本实现走村入户全覆盖,解决实际困难11316件。
(本报江山8月1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