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常山从严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

田野上的“金钉子”

  本报记者 周咏南 翁浩浩 毛广绘

  县委报道组 汪峻

  位于常山县城以南5公里的黄泥塘,拥有国际地科联组织确认的中国首枚“金钉子”,见证距今4.6亿年左右的珍贵地质史,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而今在常山的广袤农村,一个个“金钉子”党组织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党建有合力,发展有动力,民生有活力,成为当地又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针对一些地方基层党建抓了松、松了放,始终处于“原地踏步走”等不良现象,常山县委以问题为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大力实施农村“金钉子”党组织争创活动,以党建促发展,先进带后进,努力让越来越多基层党组织成为闪闪发光、深深扎根、久久为功、永不褪色的“金钉子”。

  党建项目化——

  村庄发展快起来

  近日,从常山县城驱车近1小时,记者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新昌乡黄塘村,眼前是一派世外桃源般的景致:梯田花海、漂流景区、稻草文化园、滑草基地……村庄处处是美景,每逢假期更是游人如织。

  “谁能想到,我们这曾经又穷又脏的山坳坳能成为城里人旅游的香饽饽!”村民陈小俊常会这样感叹。因为以前,黄塘人不仅穷得叮当响,而且河道发臭、垃圾乱堆,村容村貌破乱不堪。年老的村民痛心疾首:“我们儿时的好山好水怎么不见了?”

  沧海桑田式的变化,主要归功于村党支部的引领:村支书廖红俊带领全村人深入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并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把村庄当成企业经营,发动党员干部带头拓荒地、跑项目、争资金,建起漂流景区、花果长廊等景点,乡村休闲旅游逐渐红火,黄塘从过去的“空壳村”一跃成为致富样板村。

  开展争创“金钉子”党组织活动后,黄塘村发展再次提速:村党支部明确发展思路,今年上半年建成稻草创意主题公园、滑草场、油茶主题公园三大休闲场所,让100多户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形成村干部推项目、党员群众干项目、项目反哺村子和村民的良好氛围。守在大山深处,也能财源滚滚,已成为黄塘人的共识。

  眼下在常山,越来越多的农村党组织渴望跻身“金钉子”之列。从严治党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但没有实的标准、实的要求、实的办法,从严治党只会是空中楼阁。

  今年2月,为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常山县委专门建立基层“金钉子”党组织考评体系,在队伍建设、制度落实、发展成效、阵地建设、群众认可等方面明确细致、严格的标准,让每个“金钉子”党组织成色十足。同时,推进党建助力产业发展项目化,通过实施“金色家园”、“绿色倍增”、“红色创业”等计划,让农村发展走上快车道。

  “深山沟、荒坡地,有女不嫁下猷阁。”这句顺口溜,曾是芳村镇下猷阁村村民心中的痛。而如今,顺口溜已改成“花儿美、人儿勤,有女不肯嫁出村”。顺口溜的变化,印证着村庄的蜕变。争创“金钉子”党组织过程中,下猷阁村探索出了“土地入股、公司化经营”的农村发展新路子:根据村民意愿,村委会牵头创办牛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将农户零散山林土地、耕地集中管理,推行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分红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实现农户和集体的双赢。眼下,下猷阁村96%以上的村民参股农业开发公司,形成木槿、黄花菜、金银花和香椿为主的特色产业,每年可帮助村民人均增收超过5000多元。

  群之所为事无不成,众之所举业无不胜。今年,常山共有22个行政村争创“金钉子”党组织,推行各种党建项目107个。一个个接地气的发展项目,犹如催化剂,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让争创“金钉子”党组织有了更多底气。

  服务实效化——

  党员干部跑起来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需求更加多元,在一些地方,群众呼声得不到及时回应,导致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如今,常山广大农村党组织形成共识:争创“金钉子”党组织,必须做到为民服务实效化,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消除与村民需求间的落差。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日前,在位于同弓乡的常山县现代农业园区,提子种植户刘清良忙着接待一批从衢州赶来的观光客。“今年,我的10亩提子园毛收入可达25万余元,要在以前根本没法想象。”刘清良说,这得多谢田园党支部书记张发根。正是张发根的悉心指导,让他从打零工转型为专业种植大户,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原来,作为争创“金钉子”党组织的一项重头戏,常山县在现代农业园区成立田园党支部,组织创业党员,设立特色种植等5个党小组,带动农户自主创业。截至目前,田园党支部通过结对帮扶形式,共带动100余名群众创业致富。

  践行“三严三实”,严字当头,重在落实。不仅村级党组织,在创建“金钉子”党组织过程中,常山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形成立体服务体系,真心办实事,高效解难题。

  前段时间,球川镇红旗岗村村民揭云仙想申请丈夫丧葬补助费。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通过“民情通”手机软件,找到了驻村干部占鲁明。老占随即通过“民情通”平台调阅她的民情档案,将所需证明材料通过手机上传电脑平台,经镇民政助理员与社保员审核,各项手续就办好了。

  常山县开发的“民情通”系统,如今在当地镇、村干部间越来越流行。乡镇、村(社区)干部通过手机可随时调阅辖区村“民事沟通、民事服务、民情档案”数据,及时发现、解决群众的各项需求。

  在东案乡白马村,县残联副理事长林小明获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今年以来,他整合民政项目资源,帮助白马村申报创建市级残疾人居家照料中心,让村里12名精神、智力和肢体残疾的人能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在他牵头组织协调下,白马村污水治理项目成功招标,新农村规划设计图顺利完成,村里淌水桥正打桩勘探。看到村里一项项民生工程逐步从图纸走向现实,村民们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县里派来的包村干部就是不一样!”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为让“金钉子”党组织遍地开花,常山县实行部门包村“终身制”,把农村环境整治、乡村休闲旅游、村民增收脱贫、村级组织建设、村风民风培育等工作纳入县级领导单列考核和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联系到点“一包到底”。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10个部门单位,参与结对干部1841人,结对低收入农户2412户。同时,根据低收入农户致贫原因,落实产业、金融、低保等低收入农户帮扶措施,让更多低收入农户过上好日子。

  运行规范化——

  法治意识强起来

  “桐畈岗自然村的50立方米蓄水池基本完工,8月中旬可验收;村便民服务中心基建升级工程已完成招投标,预计9月初完工;村绿色健身公园征地工作已结束,即将动工……”日前,芳村镇园区新村党支部书记童土有喜滋滋地诉说着美好蓝图。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园区新村是“年轻”村,2013年当地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石壁底、雅塘、桐畈岗3村合并而成。不想并村后遗症挥之不去:村两委缺乏大村意识,意见不统一,时常“闭门决策”引发村内矛盾,村子发展步履维艰。去年,常山试点运行“村两会”制度,园区新村成为试点村之一。“村两会”上,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听取村主职干部的工作报告,并民主评议村两委成员。不仅如此,还规定本村重大项目都要在会上一一晒出来,由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与讨论,在形成统一意见表决后才能付诸实施。如今,该村矛盾意见说开了,规章制度健全了,村两委凝聚力增强了,村民的思路统一了,发展的步子也更大了。

  农村行不行,关键看干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今年以来,广大村干部一个明显感受是,自己“深造”的机会越来越多。这源于常山不断抓实村干部选培,完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体系,一方面对村主职干部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集中培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每季定期开展村支部书记工作交流会,通过擂台晒绩、领导点评,传导压力,有力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

  紫港街道枧头村原党支部书记裴某没想到,自己一厢情愿的工作、生意“两不误”的日子会戛然而止。由于裴某在本地办厂,大部分时间精力用于经营,产生不良社会影响,被街道负责人警示谈话后,只好自己摘下“乌纱帽”。

  践行“三严三实”,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因此,在争创“金钉子”党组织活动中,常山制定了项目认领、进度亮晒、失职问责制等一整套干部奖惩制度,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不法行为专项整治,剑指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村干部。县委党建办抽调8名党建经验丰富的退二线干部组成督导组,对涉及村级运行规范化的15项日常督查项目,开展“一季一督查”。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通过警示谈话、责令公开检讨、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免职等多种方式,共对26名村干部作出处置。与此同时,在项目、资金等方面向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倾斜,创新比选村社好干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等制度,去年以来共有5名村社干部进入乡镇党委班子。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争创“金钉子”党组织活动,让常山的田间地头变得生机勃勃,和谐美好。这一切变化,老百姓看在眼里,喜上心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常山地区生产总值达50亿元,增长7.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1元,增长9.5%;信访总量同比下降38.9% ;“五水共治”督查排名位列全市第一,荣获全省“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浙江日报 要闻 00002 田野上的“金钉子” 2015-08-11 浙江日报2015-08-1100007 2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