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路的烦恼
张帆
张帆
20来岁,对于人来说正值青春年华,而对收费公路这个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起飞时的产业来说,已是英雄迟暮。
时势造英雄,诞生之初收费公路还是颇受好评的,比如浙江收费公路缘起“四自公路”,缓解了上世纪90年代浙江公路网出现的大堵车,甚至成为其他省市取经的样本。
那是个收费公路收益不错的年代,早先的收费公路位置好——多是在急需改善交通的热闹路段,造价低,效益好。一时间国有、民营、外资各路资本趋之若鹜。像浙江的沪杭甬高速、海越股份都是那时上市的收费公路企业;还有上海标准公司等,均与收费公路有关。
然而,随着路网的完善,车流的分流,当公路上的车流不再拥挤,收费公路的好时光就开始过去了。对此,最敏感的莫过于收费公路投资企业。
记得2004年下半年,黄衢南、金丽温、诸永、龙丽—丽龙等4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推向市场,首次实行高速公路项目法人公开招标,最终却流标。原因无他,因为在企业看来,政府推出的这四个收费公路项目路段不佳(车流小)、造价高(均在山区),无利可图。
需要说明的是,公路不仅是一种投资项目,也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不能因为投资不经济就不投资建设。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公路这样的公共产品也要随之增加供应。
如今,收费公路早已步入微利时代,不少企业纷纷退出,整个行业除了一些老面孔,鲜有新企业投资加入,确有些迟暮的感觉。要从有限的财政收入中腾出公路建设的资金,公路投资保养收支落差需要新的方式来协调。正是基于此,全国多地交通部门纷纷呼唤对公路收费方式予以调整。新近交通运输部面向社会提出的《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将建设收税公路和收费公路两个体系,分质提供不同档次的公路服务;并提出了收费还贷期满,继续养护管理收费的概念。
看来,收费公路虽然整体已走入微利、亏损时代,但收费还要继续下去,只是在如今这个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的年代,你要收费,必然面对更多的公众质疑、更高的要求。对此,《条例》修订稿做了些安排,那就是收费、养护、管理信息的公开,也许唯有公开,才能平息公众的疑虑,缓解收费公路企业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