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干部以实绩评星
天天记日志 月月晒实绩
本报记者 金春华
通讯员 鄢鸣 王卫东
最近,龙泉市干部们一天的工作都是以一页日记结束的。
“我们要把任务分解到每一天,记录每天完成进度、总结方式方法。”该市发改局业务发展科科长徐志伟如今在龙渊街道旧城改造征迁组挂职,在和小组成员成功做通了5户“钉子户”的工作后,徐志伟特意在日记最后加了一句:基层工作要耐心,要换位思考,谨记!
记日记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考核方法。今年4月,为了增强干部的主体责任意识,探索完善干部实绩考核机制,龙泉市开展针对全市所有在职干部的实绩评星制度。每名干部用日记记录工作进程,每月公布一次工作实绩,每季度评定一次星级;五星优秀,四星合格,三星以下将被约谈、告诫,甚至面临被调整。
“这样一来,干部就不能‘躺在最好的位置上睡觉’了。”龙泉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主动请缨,记点滴收获
徐志伟去街道征迁组挂职有些“反常”,更“反常”的还有和他同单位57岁的高克俭和58岁的叶松长。
“有些人去基层挂职是为了升迁。但徐志伟是单位骨干,高克俭和叶松长都将退休,他们主动报名去挂职,就是为了干事情。”龙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顾奕滨说,自从开始实绩评星以来,已有44个部门的48名干部主动申请参加该市的重点项目政策处理攻坚活动。
徐志伟所在小组从接到任务开始,仅仅用了10天,就已经和80%的征迁对象签下了意向书。“以前花3个月时间都难达到这个效果。”徐志伟说,小组成员从每天早上7时工作到晚上7时,并利用居民比较空闲的中午和晚上主动上门做工作。
“今天早上,我们在贤良社区一次性做通了5户居民的工作,就是得到其中一位征迁户吴大伯的帮助。”徐志伟感慨地说,翻看这10天的日记,他发现只要跟群众真诚交流,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
高克俭和叶松长在政策攻坚组。组内不少干部来自街道,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本领让两人受益匪浅。“在攻坚组的工作量是在办公室的两三倍,能在退休前做好这项工作,我这辈子也踏实了。”高克俭说。
穿梭街头,听民声民意
华灯初上的苍松南路,一行10人正在“逛街”。他们不进商场不购物,看看路灯、踩踩路砖,看到有破损就拍照记录……
这支队伍来自龙泉市城建局。每天吃完晚饭,由班子成员带队,全体职工分成11个小分队,按网格在龙泉大街小巷进行巡查。
“谢谢你们把路整顿好。”65岁的潘阿姨正带小孙女散步,她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城建局纪检书记管策致谢。苍松南路是龙泉的传统集市区,店主占道经营,流动摊贩霸路摆摊,顾客随意停车,导致该段交通非常拥挤。潘阿姨曾经都不敢带孙女在这段路上走。
3个月前,城建局开始巡逻就碰到了这个难题。通过调查摸底,该局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用了一个星期就把路面整顿清爽。
“城建局负责城乡规划,只在办公室就接不到地气。”该局党委副书记季少峰说,他们自我加压追求五星级规划,用脚步丈量街区,发现规划中的问题。3个月来,共发现并解决了路肩破损、道路不通等大大小小6600多个问题。
查漏补缺,促作风转变
竹垟畲族乡的擂台赛结果出来后,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伟元就准备把排名末3位的村党支部书记找来约谈。没料到排倒数第二的际上村党支部书记雷桂标主动找上门来。“我们只评到了三星,太丢脸了,得赶紧改起来。”雷桂标说。
周伟元翻开工作日记,分析说:“你们村有个村民未婚先育,但没有能力交纳社会抚养费;要是你们计生政策宣传到位,是可以避免的。”由于经济落后,际上村还有许多未娶的大龄青年,看似小事却是个大问题。
雷桂标连忙点头,说准备回村和两位委员商量对策。
说话间,局下村村委委员廖大康走进了办公室。“现在各村每个村委委员负责一张报表,我负责生态。这次擂台赛,我们因为乱堆乱放被扣分了。”廖大康翻开手上的日记本说,以前当村委委员,有事直接找村支部书记或驻村干部;现在,自己领了任务,要主动抓起来。
“工作日记加擂台赛,‘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一票否决。星级评定考核体系让我们对全市的干部管理有了强大的抓手,想做事、做实事的干部越来越多。”龙泉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