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人文·体坛风云

北京冬奥关乎你我

  新华社记者 林德韧

  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给刚过去的“全民健身日”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全民健身日的设立就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7年来,全民健身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和深入人心,乃至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初步繁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引领。而北京冬奥会的意义,也决不在于十来天的一场高水平体育盛会。

  冬奥会的主要遗产将与地区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相一致。北京在申办之初,即对奥运遗产进行科学规划,并将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全过程管理。计划为冬奥会新建设的国家速滑馆、冬季两项中心和北欧中心跳台滑雪场、北欧中心越野滑雪场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等,赛后将规划为中国运动员训练基地、体育比赛场地和冰雪爱好者的乐园。需建成永久设施的奥运村和媒体住地,冬奥会后将作为酒店或公寓,继续服务于体育文化、旅游休闲等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举办冬奥会无疑将大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这一雾霾重地的环境治理,给北京周边贫困地区带来发展机遇,并促进产业转型、提高百姓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最终惠及全民。

  冬奥会也是发展冬季运动、促进全民健身、助推体育强国梦的历史机遇。近年来,中国相继在短道速滑、空中技巧、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项目上实现了冬奥会上的突破,但冰雪运动的整体水平与欧美冰雪运动强国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举办冬奥会,对提高冬季项目竞技水平,实现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转变,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还将促进体育文化、体育产业的繁荣。“在长城下面看冬奥、过大年、吃饺子”,这是北京冬奥申委在申办冬奥会期间打出的一张响亮的文化牌。北京2022冬奥会申办的蓝图中就包括“拉动北京-张家口体育文化旅游带的发展”的内容。冬奥会将有力促进在长城脚下建立一个重要的全球冬季运动中心,吸引来自国内、亚洲和全世界的游客前来。举办冬奥会,发展冰雪运动,为体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有助于实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的规划。

  冬奥关乎你我,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会是一场“民生工程”。


浙江日报 人文·体坛风云 00016 北京冬奥关乎你我 2015-08-10 3975753 2 2015年08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