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管理 全民动员
嘉兴打造治水“互联网”
本报讯 (记者 李回雄 陈培华) 嘉兴水质正在持续变好。今年上半年,嘉兴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考核结果为优秀。67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Ⅲ类水从无增加到6.0%,Ⅳ类水从19.4%增加到49.2%,劣V类水从61.2%下降至9.0%。嘉兴全面实现出境水优于入境水,出境水以Ⅲ类水、Ⅳ类水为主。
“出境水好于入境水质,嘉兴不但没有污染,还予以净化和改善。”嘉兴市委负责人说。今年以来,治水模式由单条河流的线性治理向流域的网格化治理转变,由河长领衔,发动全民治水,打造一张治水“互联网”。
目前,嘉兴共设市级河长17位、县级河长268位、镇级河长1705位、村级河长5476位,全市1.3万公里河道实现监管和治理全覆盖。明确河长是水污染治理第一责任人,推行“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定期对河长制河道水质进行监测,全市共设置监测点500多个。每月开展一次水环境专项督查,不定期组织暗访巡查。
如今,嘉兴许多地方的河长升级为“流域长”,管的是一片河。海宁马桥街道将127条河道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由6名街道主要干部任“流域长”,负责统筹协调本流域各支浜的河长。马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徐发荣担任平阳堰港马桥段“流域长”后,将10条支流流域内涉及违法搭建、垃圾乱堆放、生活污水乱排等400多个水环境问题统筹协调解决,各条支流的水质监测数据明显改善。
嘉兴各地创新治水机制,涌现一批“浜长”、“段长”、“公里长”等治水新生力量。桐乡市水务集团作为康泾塘的河长联系单位后,将康泾塘分为6段,由集团子公司分别组建6个巡查小组,发现涉河污染问题及时上报所属“段长”,由相应“段长”落实处置。同时,3位“段长”将康泾塘按属地分成23个分段,分别落实沿岸村(社区)负责人作为“公里长”。
在河长们的带动下,嘉兴正掀起全民治水热潮。每天一小扫、每周一清理、每月一考评。如今,秀洲区王江泾镇每户村民都守好自己的家庭治污“责任田”。“明确每户家庭自家房前屋后及对应的河道为治污责任田,包干负责,废弃水必须处理后再排入生活污水总管网。”王江泾镇妇联主席何雪芳说,推行家庭治污“责任田”制度后,村民开始从“要我治水”变为“我要治水”,村头小河的涓涓清流正在回来。目前, 嘉兴6.7万余名市民主动加入治水志愿者队伍,1868人自愿担任“民间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