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人文

生死时速,接力抢救新生儿

浙大儿童医院成功开展体外生命支持系统

  本报杭州8月6日讯

  记者 郭兴华 通讯员 王雪飞

  8月3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成功为一名男婴进行膈疝手术,并为其开展了术前新生儿ECMO(体外生命支持系统)。随着这名男婴的抢救成功,也刷新了国内膈疝术前应用ECMO的记录。今天,婴儿的父亲激动地说: “感谢所有的人,是你们救了我孩子的命!”

  时间回到8月1日傍晚6点多,患先天性膈疝的男婴贝贝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省妇保)出生。由于腹腔脏器跑到胸腔内,导致贝贝肺发育不完全而无法自主呼吸,医务人员立即为他开展呼吸机治疗。几个小时过去,贝贝的肺部功能没有好转,生命随时面临危险。

  8月2日清晨,省妇保专家请浙大儿童医院的胸外科专家会诊。当时贝贝情况危急,左肺完全“罢工”,必须通过体外仪器帮助分担心肺工作,争取时间进行手术。当天中午,浙大儿童医院的专家成功为他开展了ECMO。此时,贝贝出生仅18个小时。

  “新生儿ECMO在国内仅有少数医院能够开展,但应用到刚出生的婴儿身上,在医疗界还是个空白。”浙大儿童医院ECMO团队的林茹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这次尝试也为全国实施儿童ECMO管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儿童体外循环、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将登上新的台阶。

  为了更好地抢救,8月3日上午,需要将贝贝紧急转送到浙大儿童医院滨江院区。此前,新生儿ECMO转送在国内没有先例,转送途中任何意外都会给患儿带来并发症,可以说一路都有难测的危险相伴。林茹说:“设备上那么多管线,可以说都是连接生命的,绝不能碰掉。”

  短短的10公里路途却事关生命。10多名医生小心翼翼地将带着呼吸机、ECMO设备的保温箱缓缓转移到新生儿转送车上。杭州交警为转送车打开通道,沿途许多司机为转送车让路。一个小时后,贝贝终于安全到达浙大儿童医院滨江院区。

  8月3日下午,浙大儿童医院心胸外科专家为贝贝进行了紧急手术。术中发现,贝贝的胸腹部左侧膈肌缺失,导致左侧的胃、小肠、脾脏都挤在胸腔内,极大压缩了左肺的发育空间。心脏外科副主任俞建根为贝贝再造了新的左侧膈肌,并将腹部脏器一一“归位”,手术进行得十分顺利。术后,贝贝及连接的ECMO被一同送到监护室进行监护。

  8月5日下午,专家在评估患儿情况后欣喜地发现,贝贝的左肺已经恢复功能。当天下午,贝贝脱离体外生命支持系统,左肺正式恢复工作。

  今天,浙大儿童医院心脏监护病房副主任吴秀静介绍说,虽然贝贝仍需要呼吸机,但生命体征尚稳定。接下来还需要度过肺动脉高压、呼吸功能不全、感染关、营养等关口。所有医护人员一定会竭尽全力,同时祝愿这个顽强的小生命能够健康成长。


浙江日报 人文 00013 生死时速,接力抢救新生儿 2015-08-07 3973701 2 2015年08月07日 星期五